功夫不负苦心人
精勤斋主人
山东老人苦练书法70年,专家却说一文不值,后被全国书法界认可
精勤斋主人
精勤斋主人
书法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无数文人墨客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化,如今也成为了一种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如今也有很多老人、中年人甚至无数年轻人都非常喜欢书法,毕竟“字如其人”,从一个人的文字方面就能看出他的心性和格局以及性格。这也可以看出书法的重要性,而在山东莒县有一位老人叫王玉宽,他出生于1917年,6岁时就开始被他的父亲引导学习书法,刚开始临摹的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字迹。
在学习书法8年之后,王玉宽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开始学习柳体,14岁的时候,王玉宽开始学习刻章,到17岁时已经可以帮别人制作墓碑了,而王玉宽的字工整秀丽、遒劲浑厚,在当地名声也很大,有很多人都看过他写的字,都觉得看他写的字会有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这在书法界的含义就是王玉宽的字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如今这位老人已经勤练书法70年了,读书和写字是他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他的字也可以与一些一流书法大师媲美。
但是这位老人却不会用自己的字刻意的去赚钱,别人喜欢他的字,他也只是收一些成本费,曾经有一些书法爱好者将王玉宽老人的字流传出去,却得到一些专家的嘲笑,他们说王玉宽老人的字“一文不值”。但是后来王玉宽老人却用实际行动打了这些人的脸,1994年,山东省举办“金春杯”书法比赛,王玉宽老人获得第2名,而且一些包括中央文史馆在内的权威机构都收藏了他的字。后来王玉宽老人也获多个大奖,还被全国书法界认可。
王玉宽老人的书斋名叫“精勤室”,他也自称“精勤斋主人”,他70年来笔耕不缀,苦临魏晋诸家和汉碑篆隶,还借鉴了当代的一些名人墨迹,凭借他过人的悟性和70年勤学苦练,已经形成了自己精到严谨、温润典雅的书法风格。在这70年书法生涯中,王玉宽老人也总结出“只有勤奋不断地去历练,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并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这位老人也确实在传承我国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这也是王氏后代,王羲之的精神在传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