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感谢知否知否我爱你
偶遇简书是在二十天前,随意翻阅,发现上面有平淡无奇之语,也有奇妙绝伦之文。
再一翻,发现有个“知否知否我爱你”的文字达人。想现在的青年或是少女,总爱取个哗众取宠的名字,以博眼球,哗众取宠。再一浏览其文,行文如天然河道之流水,自由舒畅,又如深山自然之幽洞,奇绝突起,更如幼时听奶奶讲故事,朴实的话语精彩曲折的情节,叫人每每纠缠于奶奶怀里。
这一惊,自然小心的翻看她的信息,“孤灯寒夜书长文,只为博君一缕笑。五十岁老娛一枚,中学地理教师,简书《连载小说》,《乡土故事》专题推荐作者。”自我介绍还是自我解嘲还是自谦?总之是把我下了一跳,其一是地理和文学的挂钩,其二是五十的岁数和每日二三千余文字的结合。这勇气,这信心,这毅力。实属我辈叹服。
总之害怕她跑了,立马拖入关注,从今夜半亦或办公室独坐,都把关注电脑的眼放到手机上拜读她奇妙的文。
三十年已经不写文字了,尽管三十年前亦是文学青年一枚,挑灯夜战,也在地级省级国家级的报刊发了一些文,只言片语,不成气候,后来因工作忙碌,更兼一些其他原因,一放便是三十年。
三十年能使一个青年变为一个老中年,也能使一棵幼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人老了,没有了傲气娇气和怒气,也不会再发尖刻的文在报纸,免得当事人找上门打闹,也免得给报纸带去文责自负的麻烦。但终归是爱文字的人,爱表达的人,爱梦想的人,也是爱回忆的人——这一回忆,便是老的特征了——老就老吧,随意写一些字,随意保留下来,真实就好,洁白就好,简书正好。
于是便连续写了些字串成一篇篇的文,人微言轻,无甚读者,便有时候发到家乡人的微信圈,不想却得到了许曙明的称赞——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是一位走遍祖国山河的旅行家。
更奇的是,许作家表扬的文章竟和知否知否我爱你赞许的文章一致,这大概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既然得到两位大家大神的半句溢美之词,叫人诚惶诚恐,受宠若惊,不自主写下以上字,想起一句话,“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诗·唐风·绸缪》)”突然又冒出一句,今夕邂逅,共阅世尘,不知天高,不知妥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