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华在哥嫂身上,看到世事轮回,像极了野地里的倒刺。
二侄女上班后,哥嫂想老了有人照顾,要求二女婿入赘。
郭丹丹和邢宇是大学同学,对方是南方人,家里有兄弟姐妹三个。
自从结婚以后,哥嫂以为女儿买房自己出首付,女婿入赘就得低人一等。平日里,对女婿指指点点,吆五喝六。
郭丹丹多次和父母沟通,甚至说过,如果邢宇回老家,自己也跟着去南方。
哥嫂背地里叨叨:“没吃过猪肉,我还没见过猪跑嘛!如果家里条件可以,谁愿意自己儿子入赘,还回老家?哼哼哼,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对此,郭建伟和三个姐姐没少提醒大哥大嫂。
“看他那不说话的样,能闹不出啥来,还不得咱家丹丹说算!”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不撞南墙不会知道南墙有多硬。
周末,洗衣机的轰鸣声是放松的交响曲,康华看着手机,等着衣服华丽变身。
“康华,这可怎么办啊?”康华接通大嫂电话,传来哭泣声。
“怎么啦?”康华真心不想理她,妯娌间的感情就那样,犹如劣质香水,扔了可惜,不扔碍眼。康华有心不说话,感觉又不合适,只能敷衍的问。
“丹丹和邢宇走了,说去南方再也不回来了。这俩个没良心的!”听筒里传来大嫂哀嚎的声音。
康华撇着嘴,把手机离耳朵有一尺远,从鼻子里喷出一股气流,当然对方是听不见的。
康华和郭建伟赶到大哥家,嫂子坐在客厅大声哭泣。
郭建伟询问情况。
“我也没说啥,今天周末,丹丹和邢宇休息,两个人吃完早饭说去九洲公园滑旱冰,还看电影,说中午不在家吃饭。
你说那外面的饭又贵又不卫生,我就说了几句,还不干了!耍着走了。”
郭建伟出去给侄女打电话。
侄女说:老妈从吃饭就开始叨叨,年轻人不知道钱来的不容易,老人还没想怎么着,小辈却享受在先。这是不孝,不顺,是不懂做人的规矩,是从小没教养。
指桑骂槐的调调,当然……
侄女和叔叔小声说话,屋里人听不清。
稍许,郭建伟拿着电话回到房间,郭丹丹的话传到大嫂耳朵里。
“叔,我们不会回去了,我大姐离得远,以后还得烦劳你们多看看我爸妈,等她们爬不动,挪不动再说吧!叔,我们马上登机,关机啦!”
“落地联系。”郭建伟叮嘱着。
“大嫂,人家两个早就买好机票,就等你嫌弃,所以呀,以后估计不会回来喽!不过,这会你也清静了,反正那那个邢宇你也看不上。”郭建伟和大嫂说话,话里话外恭喜大嫂称心如意。
“这!其实,邢宇也挺好的,知道我喜欢啥总是想着买回来,家里家外很多事都是他张罗。我以前……哎,这孩子有啥意见说就行了,这说走就走,你大哥我俩咋办啊?”
见大嫂又要哭,郭建伟说:“哎呀,爸妈年纪那么大了,还能独立生活,你们没事的。再说,谁都有父母,邢宇父母身边很正常。”
“也是,之前你们也没时间照顾爸妈,现在好了,有空多去看看老两口,也省的你们寂寞。”郭建伟说的冠冕堂皇,他知道,爸妈从来入不了哥嫂的眼。
这么多年,哥嫂到老两口那里,除了吃拿卡要,没有其他,照顾,从来都别想。
这下好了,自己也成留守老人。味道怎么样?这回可以尝尝。
郭丹丹和邢宇离开半月,没有给父母打过一个电话。大哥大嫂日子过的怪没劲,想给女儿打电话又拉不下脸认错。
转眼两年过去,郭丹丹和邢宇回来了,同时还有郭丹丹的大肚子。
这时,哥嫂才知道,当时的离开是预先计划好的,大嫂的话只是借口,郭丹丹需要做试管婴儿,不想母亲太过担心,所以选择去婆婆家生活。
看见女儿回来,大嫂大哥笑了。
郭丹丹和父母谈条件,以后父母要他们分开住,有各自独立空间。
哥嫂对视的眼神太复杂了!
人都有父母,也都会有老的时候,人在做,天在看,事事都有来处。
愿天下人都能善始善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