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

作者: 凡世炼心 | 来源:发表于2024-11-22 06:57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09期“叶”专题活动。)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释义:吹落了秋天的树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掀起了千层高的江浪,压弯了万竿的竹子,这就是风。

第一次看到《风》这首诗的时候,还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它的写法让我非常惊艳。

风是流动的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非常难以形容。但风吹过的时候,我们都能感觉到它,因为我们能看到树叶飘零、花朵绽放、浪花滔天、万竹折腰。所以,诗人另辟蹊径,从风对万物的影响入手,从侧面呈现出了风的不同姿态,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有叶、有花、有浪、有竹的风的世界。

这首诗无疑给风画了一幅肖像画,若是给一个陌生人做肖像画会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在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总是期望从音容相貌这些表面现象来推测这个人,但往往最直观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切都经过了精心包装,具有很大欺骗性,很难看出一个人的本质特征。而写诗和绘画都是艺术创造。若是要给一个人画幅肖像画,只有面目相像可不行,那还不如直接去照相。不过,我们可以借鉴这首诗从侧面烘托的写法,也从这个人的言谈举止来抓住他的性格特质,进而发挥想象力,将这些特质呈现在画作上,那么这幅画便成了艺术品。

另外,这首诗对景物的描写,让我想到了王安忆在《心灵世界》这本书中对小说语言的定义。

小说的语言是抽象化语言,只有抽象化语言才能描出精神性的东西,帮我们进入小说的精神世界。

抽象化语言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创作和表达,是小说世界的基础建筑材料,而一切风格化、个性化的语言也就是具体化语言,其实都是由抽象化语言派生出去的。

有意思的是,抽象化语言其实是由一些最具体的词汇组成,而具体化语言则是由一些抽象的词汇组成。

这部分内容一直让我糊涂。语言本身已经非常复杂,怎么还会有这么奇怪的分类?语言是抽象或是具体到底对小说有什么影响?但看了《风》这首诗之后,我心中才稍有明悟。

全诗没提一个风字,却通过叶、花、浪、竹这些具体景物的描写,在我们眼前抽象出了一个处处是风的世界。这便是抽象化语言的力量,可以用具体的词汇勾勒出一幅精神性的形象。怪不得诗词总用一些精炼的、具体化的语言描写具体场景,因为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脱离诗词建筑材料本来的面目,组成一个个象意群,开启诗词内在的生存场,真正在我们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与之相比, “寒风凛冽”、“春风送暖”那些词汇虽然都是一些抽象的词汇,却无法描绘出精神性的东西。所以,小说写作过程中还是应该多用抽象化语言,少用些具体化语言。

相关文章

  • 解落三秋叶

    风起 三秋的绿枝 开始褪色 泛黄的树叶 悬挂在枝头 随风摇曳 秋天的气息 和着风吹进田野 拂过心头 伸展着 露出一...

  • 解落三秋叶

    “解落三秋叶,能来二月花”初闻此句不知何意,后来才想起这是描写风的故事。风,微风,大风,狂风;风,春风,秋风,寒风...

  • #摄影的力量@坚持拍照365天计划#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风》读后感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

  • 我爱古诗

    今天学习唐李峤的《风》。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 ...

  • 《都挺好》:都挺住,就很好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

  • 一日一书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 一日一书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 一日一书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 等风来不如逐风去

    我喜欢风吹稻花香 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落三秋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en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