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之前,做人妻子的要遵从“为妻之道”,也就是“妻从夫”的法则。整个旧社会都呈现出夫尊妻卑的局面。
解放初期,受过西式教育的妇女仍然恪守“为妻之道”,然而牺牲和屈服并没有换来幸福的婚姻和想要的生活。
作品名称:洗澡
作者:杨绛
首版时间:1988年12月
内容简介:
余楠原本是一家刊物的主编,早已娶妻生子,不料却被一个失去了丈夫的胡小姐钦定为夫婿人选。
在他打定主意抛妻弃子,和胡小姐远走异国他乡的时候,胡小姐嫌他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便踹了他。
余楠只能回到原配夫人身边,并在职业上另谋出路。他们举家搬迁到北京,余楠进了一家“文学研究社”谋职。
“文学研究社”里人才济济,各类知识分子纷至沓来。其中不乏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士。
后来“三反”运动开始,由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最后竟转化成“脱裤子,割尾巴”的“洗澡”运动。
通过深刻的检讨和思想改造,知识分子才过了群众这一关。在研究社解散后,都各自找到了去处。
主要人物介绍:
余楠:文学研究社成员,看不起妻子宛英。自私冷酷,攀附权贵,集渣男特质于一身。
宛英:余楠之妻,家庭主妇。勤劳善良,悉心照顾婆婆,并为她养老送终。遇上渣男无可奈何,只能期待别的女人能带走他。没想到渣男被人诓了,像一个烂皮球一样又被踢回她身边。
许彦成:文学研究社成员,名牌大学毕业后到伦敦大学进修,然后选择回国。
此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学识渊博。可是自私自利,不论是为人子,为人夫,还是为人夫,从他身兼的几个身份来说就是不尽职的。他钟情于姚宓。
杜丽琳:文学研究社成员。外形高挑美丽,是一个标准的美女。年轻时便崇拜有学识的人,也倾慕外国文学里的男主角,她认为许彦成是个博士料,长得也像她的倾慕对象,便主动求婚,并和许彦成结成连理。
姚宓:文学研究社成员,前社长的女儿。外形美丽,善良,博学多才。父亲去世后母亲瘫痪,拒绝了未婚夫抛弃她母亲的无理要求,退了婚陪伴母亲。和来到文学研究社的许彦成相互倾慕。
姚太太:出生于书香门第,脚虽然瘫痪了却心若明镜,心痛女儿为她的牺牲和付出,却不会强迫女儿挑选夫婿。她看到了女儿和许彦成的情愫,也没有点破。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两段荒诞离奇的婚姻:
1.余楠和宛英。
余楠原本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宛英。他在工作中认识了胡小姐,即被其相中为最佳夫婿人选。
胡小姐选中余楠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首先,余楠的夫人性格温和,好说话,余楠若是提出离婚,不会有阻碍。
其次,余楠有点才识,上得了台面,但胡小姐有信心可以驾驭他。
最后,这点看起来有些可悲。余楠为人精明,吝啬,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别的女人根本看不上他,这样的特质可以保证他的忠诚。
在我看来,余楠算得上是一个“极品男人”了。想请胡小姐吃饭,可是怕花钱,于是把她请到家里,让夫人做菜给她吃。
平常他们吃饭看戏,也都是胡小姐请客。余楠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他常给胡小姐修改文章,还给她代笔写信,请客只当是胡小姐付了报酬。
还有一次,胡小姐邀余楠吃饭。余楠也觉得再不掏钱,怎么样也说不过去了。于是就说自己胃不舒服,坐在那里看着胡小姐吃饭。
肚子饿得咕咕叫,馋得流口水,但是还要假装自己不饿。还好胡小姐一餐饭吃完,没有把账单送到余楠手里。
当今社会有一种说法:检验一个男人是不是爱你的标准,就要看他舍不舍得为你花钱。
我不是完全赞成这种说法,因为如果对方是一个有钱的男人,他从来不关心或是不陪伴自己的另一半,但他会为另一半花钱。由此可以判断他爱另一半吗?
但若是遇上余楠这样的男人,都要跟你结婚了,连顿饭也不愿意请的,奉劝你也和胡小姐一样,有多远就躲多远。
后来,胡小姐又提出要一个结婚戒指,余楠又找理由拒绝了,把自己和夫人结婚时收的贺礼,一对图章当成信物送给了胡小姐。
余楠为了省钱,提出了不办离婚,一走了之;也不办婚礼,沙龙结婚。这倒给胡小姐提供了一个思路,另择他人远走异国他乡,把余楠这个皮球又踢回了苑英身边。
“但愿余楠跟着胡小姐快快出洋吧,她只求粗茶淡饭,过个清静日子。”
可悲的宛英,原寄望于余楠和别的女人结婚,自己就可以解脱了。
宛英凝视着余楠,暗暗担忧。她虽然认为自己只是家里的老妈子,她究竟还是个主妇,手下还有杏娣和张妈,如果和楠哥一起讨饭,她怎么伺候他呢?
现在见余楠和别的女人结不成婚,反而担忧。
余楠满面义愤,把桌子一拍说:"有些事是不能做交易的!我讨饭也不能扔了你呀!"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确实说了真话。
看到这里,我竟然被余楠的无耻行径和言辞逗乐了。
反观宛英,符合当代女性独立的条件:
1.经济独立,有自己的私房钱和房产。婆婆知道儿子不靠谱,把存款和房子都过到她名下。
2.思想独立,独自养大了儿女和照顾婆婆。余楠遭弃后没了工作,宛英还替他想了一个出路。
3.生活独立,自己做得一手好菜,做的五香花生维持生计也没有问题。
宛英最大的不幸就是生不逢时,如果出生在现代,随时可以甩掉余楠那个渣男。
感谢时代的进步,让女性可以自主选择婚姻和生活!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