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前程,望月赶路。
一个月前,我的简书钻只有单单的一两个左右,在简书里排名三十多万以后,现在排名九万多了,虽然还是比较后面,但想着前面还有很多人可以学习,超越,就觉得动力满满。
那时候的阅读量,真的少的可怜,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写作,为什么就没有人懂得欣赏呢?
现在回头看看自己的文章,我也觉得看不下去,哈哈。不过好在我有一种对自己的觉悟。
看了人家只是三几百字的文,却有很高的阅读量,我会思考,为什么他的阅读量会比我高。最后经过比对,我找到答案: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文章虽短,但是要讲的主旨明确,结构清晰。有深度。
反观自己的文章,虽然字数多,但是会有上下文结构不相呼应的情况,整文下来,主旨不清晰,文章的结构也没有梳理清楚。
通过比对,我找出自己的不足。我不会觉得自己很差,因为文章就是这样,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摸索,一路进步,前行。
从一开始的几天更新一篇文章,到每天日更,是自己意识到自己要多磨文笔的结果。
这跟小时候学走路道理一样,只有多走,才是最快的学习。父母给你说再多的技巧,都是作用不大,因为那是他们的经验,我们如果没有走的多,是理解不了他们所谓的技巧的。
而走的过程中,摔倒,不免是我们学走路的好老师,摔倒多了,我们自然知道要怎么走了,会形成自己对走路的经验,看法。学会了,后面再学习怎么跑,怎么冲刺,知道了,比赛时为什么会有半俯下身,脚尖轻点的样子。
道理就是这样,大道至简。
多实践,就会多有经验!
而很多人忘记了这点,写文三两篇,就放弃了。
心中的想法,应该是对自己的自卑,或者愤怒吧,觉得自己辛苦劳作,却无人肯定自己,欣赏自己。
不能怪他们,只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其实对于一个新的领域,我们就像学步的婴儿一样,一开始的三两文章,只是迈出的第一步。而后面,还有很多步要走,走了还要摔倒过,才能学会。
而很多人其实都有走的能力,只是不够耐心罢。
记得前段时间看文章,里面有一句话“写作3天,你就超过大多数小白,写作3个月,你就超过了大多数刚入行的,写作3年,你就超过大多数人,可以躺着赚钱了。”
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一步步的坚持向前,慢慢的,会发现自己超越了很多人。我们要做的其实也很简单—不问星光照,只做赶路人。
确定自己方向,前进,摔倒了也没关系,站起来,继续走,相信自己,会走到自己想到达的地方。
说到最后:其实我们成功的最大助力,就是保持耐心,因为这是我们缺失已久的天性,它能帮助自己找到自己不足,反思归因。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正确的方向,好的状态,然后朝着自己的方向,专心赶路。
不单是写文章,生活,人生,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