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样教语文》读书笔记40|《杨修之死》

《这样教语文》读书笔记40|《杨修之死》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3-02-22 21:18 被阅读0次

    “课文品读”中,余老师分析了课文中单独出现的一个“告”字。且不管余老师对“告”字的分析,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字词,是读课文时需要关注的,如《散步》中的“背”。

    余老师分析了《杨修之死》可以教的内容。

    1.通过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小说《三国演义》。

    2.课中语言积累。

    3.了解写作知识:用多件事表现多个人,插叙,白描,照应。

    4.欣赏段落表达:用精短的文字完整、生动地叙述一件事。

    5.对“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进行概括与分类,训练思维能力。

    6.分析文中五个人物--曹操、曹丕、曹植、杨修、吴质。训练小说阅读中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能够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7.精读课文的八、九、十等三个段落。

    梳理课文的学习资源,备课时可能都会想,但这样条分缕析梳理,自己从没有做过。一篇课文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学习资源,余老师这里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典范。可以选文章,试着这样梳理一下,也是个锻炼。

    针对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余老师设计的学习活动是梳理内容,分析人物。

    一、课文内容梳理

    分租分工,解决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1.字与字音。

    2.词义。

    恃才放旷……

    3.初步理解

    (文意概括)

    4.文章层次分析。

    5.从文章第四、五、六段中感受故事的背景。

    曹操观察曹丕、曹植的才干;曹丕、曹植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权力之争。

    二、人物性格分析

    活动方式:教师示例,学生习得。

    教师指导:本课在具体的事件中表现了人物各自不同的鲜明性格。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具体片段,揣摩文中的细节,从以下人物中选出一个,就其性格特点写出自己的百字左右的分析:曹操、曹丕、曹植、杨修、吴质。

    教师示例: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这一笔中“佯怒”一词用得好。夏侯惇是大将,曹操是绝对不会斩的,“欲斩”不过是做戏给众人看,掩盖自己杀杨修的用心。寥寥几言,便点示出曹操奸诈、狡猾的个性。

    教师再示例:

    吴质形象分析

    曹丕知道曹操打算立曹植为世子,就用大簏藏吴质于其中,载入府中议事。此事被杨修告发,曹操令人伺察。吴质想出一计:第二天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使者搜看簏中,果然是绢,于是曹操怀疑杨修想陷害曹丕。故事在这里表现了吴质的镇定与足智多谋,表现出吴质大胆用计且推断准确的特点。相比之下,杨修在这样的斗争中可以说是空负才名。

    学生思考、写作八到十分钟。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活动并进行评价。

    小思:

    一篇课文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可有多个方面,但是课堂上到底教什么,不仅需要看课文本身,还需要看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承担的作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也可以用在课文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吧。

    余老师的课堂总是扎扎实实,把看起来毫无光彩的字词学习放在课堂上。语言文字积累,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向余老师学习,这样的学习一定到轮到实处。

    《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梳理内容,概括事件,是比较常规的学习内容。这里,余老师还让学生从四、五、六段中感受故事背景。也许这样,更容易看出曹植杨修与曹丕吴质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有助于下面人物性格分析中,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

    小说学习中,自己也会让学生结合语句分析人物性格,大多是结合人物描写方法来分析。余老师这里是写人物分析,百字左右,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训练更有强度。有了老师搭建的示例做支架,有了“思考、写作八到十分钟”的活动时间,学生确实能够在一节课中得到锻炼,使自己的认识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文章

  • 2019-06-02

    杨修之死 之前只以为杨修之死是因为恃才放旷,今日听了评书后,才知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他参与到了王室之争。 杨修...

  • 杨修篇 | 断头台,有蝶落,不知我为蝴蝶还是蝴蝶为我?

    儿时语文读本读《杨修之死》,他是自负、目中无人的,从而招致杀身之祸。 直到军事联盟中杨修的出现。 01 杨修一出场...

  •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杨修我们都知道是曹操的手下。也是曹植的军师,这样来说杨修,应该是很受曹氏家族的信任的,因为杨修是曹操的手...

  • 重读杨修之死

    重读杨修之死 上学时,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杨修之死》的文章, 讲述的是,杨修多次揣摩出曹操心意,最终在汉中之战中,因...

  • 杨修之死的原因分析

    杨修之死的原因分析 皇甫子晞 杨修,字德祖,出身很好,家...

  • 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

  • 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在曹操那里当主簿,被曹操所器重,但又被曹操所杀…… 死因一、爱揣摩领导心思 杨修之死是...

  •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好像是一个谜。他是曹操的很好的下手,为何被曹操所杀,这里有着杨修自己的问题,也有着曹操的问题。 ...

  • 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杨修是汉朝名臣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他是一个文学家,为人彬彬有礼,学问渊博,非常聪慧,被选为郎中,...

  • 杨修之死

    今天我要讨论的话题是杨修之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他的出生。 杨修出生在官宦家庭,其父杨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教语文》读书笔记40|《杨修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tz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