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亘古洪荒中走来,从世界屋脊的深处走来,穿过雪山草地,越过黄土高原,九曲回环,浩浩荡荡,从中原腹地奔流而去,汇入茫茫大海。
上初一时学地理,黄河那大大的几字形神秘而遥远,对之充满了好奇。第一次见到黄河是开封段的“地上悬河”,那种地老天荒的苍凉感直击灵魂,令人难忘。后来,多次在黄河大堤上行走,知道黄河自古以“善淤、善堵、善徙”而闻名于世,敬畏之心与日俱增。
时隔多年,已记不清上次见到黄河是哪年哪月的事了。这次在郑州黄河滩地游玩,尽管绿树成林、鸟鸣啁啾、人流如梭,但登高望远,黄河水波浪翻涌,自天际而来,仍然带给我“念天地之悠悠”的怆然心境。
眼下并不是丰水期,又连续多日少雨干旱,水量却出乎意料地大,水面高阔辽远,水流时而平静,时而激荡,像是无言地诉说千年故事。
浅滩上有鸬鹚等水鸟在奔走啄食,芦苇被风吹起层层的波浪,远处沙洲像是水草铺成的绿色地毯。
岸边一处较为开阔的河滩上,孩子们挖沙渠、堆沙堡、捏着各自喜欢的小动物。说是沙,其实是细腻得象面一样的黄褐色湿泥,估计制陶会是不错的原料。童心未泯,饶有兴致地下去走了走,湿湿的泥沙很瓷实,踩不下去,这和白河、汉江洁白松软的沙滩迥然不同。慢步一会儿,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惬意。
而今,黄河已不再像一条难以驯服的野马,有了小浪底水库这个“总阀门”,洪水和泥沙得以有效控制,下游“地上河”奇观正在改变,越来越“佛系”的黄河水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希望与生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