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星空散文时光深处的故事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作者: 在有风的阳光里倾听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22:01 被阅读41次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这些年来,为生活四处奔波,浮沉辗转,算一算,我除了大西北、西南没有长期生活过,祖国的其它方向我应该都有呆过不短的时间,尤其是九江、北京、哈尔滨这三个地方。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九江是出生地,一草一花一木自是闭眼就会浮现于眼前。北京是求学和最初混饭吃的地方,前后呆了8年多,曾在心里早把它当做第二故乡,相对也还算比较熟悉吧。哈尔滨是小家在的地方,至今在这生活也有10多年了,对它不可能太陌生。

        刚到北京时,普通话难为了我好长一阵子。那时开口一整天都讲普通话,于我就如同把一个勉强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放到一个纯英语国家生活一样。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人在没有太足够的信心去做一件事时,通常会不由的紧张,初说普通话也如此。本来说的自认为还可以了,碰到那种一遍遍问“án,你说什么?我没听懂”,便悲催了,不紧张也紧张了,越紧张“普通话”说的就越生硬。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虽然我语文成绩从小就挺好,后来还专门学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可是小学一年级教我拼音的老师才小学毕业,初中、高中也只有极少老师会在课堂上用普通话授课,且那普通话还多是“九普”。到今天,很多字带不带后鼻音我依然分不清更说不清,的、地、得,这三个字的用法对我而言仍旧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大学问,每念及此,我常“感激”我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

        学习汉语言文学时,所有科目我基本上都是一次考过,唯独《现代汉语》考了三次才过,标注“称”这个字在不同词语里的拼音就像恶梦一般,不清楚为啥每次考《现代汉语》都有这道题,后来我是强强生硬背下来的,考试成绩一通过,“称”在不同词语里的拼音异同在我脑海里便又混沌如初了。想想这出卷的老师,唉,还是不说他算了。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兆林哥知道我的普通话困惑后,为了让我更快的适应在北京的生活,和我约定我俩交流从此都只用普通话,只有回九江和回九江途中我们才说九江话,这样我才渐渐的适应了这普通话的环境。

        适应是渐进的,并不代表不会有困惑了。有一次,想让宿舍同事帮把笊篱给我递过来,没把我给憋死,张着嘴咋说咋比划,他们都一脸茫然、纷纷作诧异状神情,他们有来自河北的、陕西的、山西的、河南的、辽宁的,还有北京本地的。笊篱在九江方言叫捞饭瓢,发音lòu fāng  piáo,笊篱的方言和普通话差的何止十万八千里,根本就是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我脑海里压根就没有装过“笊篱”这俩字啊。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时间一天天过去,总算适应了。然而,物极必反。有一年回九江,从九江回李河的中巴上,我竟然还一个劲的和人说着普通话(碰巧偶遇俩刚从上海回来的不认识的姑娘),直到发现周围一双双诧异的眼神,才回过味来,顿时羞愧无比。语言是复杂的、奇妙的,虽有中巴上的教训,可是在北京生活的头几年,回九江时,说话说着说着还总是会无意识的蹦出一两个普通话字眼。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90年代初还木有互联网,很多人家里也木有电话更木有手机,遇特别紧急之事会发封电报,除此之外,写信几乎是远距离交流的唯一方式;广播及电视频道也还都木有上天,在北京想多了解些江西正在发生的事和古代几乎木有什么区别,一直难忘有一次在北农大(现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阅报栏里看到有张报纸刊载了一条简讯,约几百字,是关于我们省会南昌的,我硬是看了不下十来遍。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不会说普通话、说不惯普通话,曾经让我自卑不己。今天,会说九江方言却常令我心生慰藉,常感怀。我经过一两年时间练习,普通话工作生活交流早己不是问题,可是那些从小只会普通话的人想弄懂一门方言,没个三五载想都不要想。不同的语言不只是不同的说话工具,更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当年力排众议推行双语制,其中一个重要目的便是为了学习、了解、掌握英美等说英语国家的人们的思维逻辑、思维方式。而从小就会一门方言,还远不只多一种思维方式,还常常多了一种历史的积淀一种悠远文化的传承。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今天,九江的小孩从小就都学说普通话了,不知道是国家教育的使然,还是好多有我一样类似经历的家长刻意这样做的。

        这些年走来走去,从南走到北,除了澳门人,其它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们我应该都接触过。尤其是一南一北之地的人们,接触的就更多了。关于南北的差异有时常令人捧腹,有时又令人沮丧,有时令人微笑,有时又不禁令人深思。于是,我拿起笔计划开始写一写“从南走到北”的系列文字。

2019 . 07. 11

哈尔滨·群力

个人微信号:18604519414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相关文章

  • 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这些年来,为生活四处奔波,浮沉辗转,算一算,我除了大西北、西南没有长期生活过,祖国的其它方向我应该都有呆过...

  • 从北走到南

    我是北方人,从小住在黄土高原,我的家乡那里有绿植,只是很少。我小婶是南方人,当她来到我们那边,看到那边的山,亦或...

  • 从北走到南(一)

    初秋的晚上,整个杭州灰蒙蒙的,霓虹灯过分的闪烁着,强光刺的舒小北红了眼眶。 已经是晚上10点了,街上依然车水马龙,...

  • 从北走到南(三)

    从北走到南(二) “舒小北,起来了!不上课了啊?” 好不容易到天蒙蒙亮才睡着,这还没睡一会就要起床了,舒小北赖在床...

  • 从北走到南(二)

    从北走到南(一) 舒小北被高落南推搡进了卧室,一脸不情愿的关上房门。一屁股坐在床上,用她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随意打量...

  • 下午茶

    本想去打球,结果从北走到南,有从南走到北都没有找下搭档,所以只能回家。 走到万达广场附近,想起那天看到...

  • 沿着104,从北走到南

    Day1: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 驱车三个多小时,终于抵达雁荡。5A景区,本以为会是人山人海的壮观...

  • 街头

    从南走到北,从白走到黑,街头一相过,不问是阿谁。

  • 别来无恙,我的小初恋

    星星很少。很亮。光很漫长。 从南走到北。从北走到南。从一颗心到一颗心走了多年。遇见。喜欢。婉转。秋波。夜晚。有光的...

  • 我想从北走到南从东走到西

    我在算算自己到过哪些地方。除了这座城市以外的地方。 好像很多,数一数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些个。也好像就是这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普通话(“从南走到北”系列之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bj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