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背景
1月6日终于迎来了写作小组与复盘小组首次正式线上联动,联动过程意在梳理两个小组成员在实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两个小组都有参与的人员对此联名活动自然是“双厨狂喜”。
在活动开始前一周,两个组长开始向组员们征集各自的问题,像我这样两个小组都有参与的并不少。当我重新审视过去一年在两个组的切实行动后,我发现作为写作小组的成员,文章输出的深度不够、行动连续性不够;作为复盘小组的成员,复盘语言的精简度不够、时间浪费比较多。
因此我分别提了三个问题,分别是不同写作题材复盘的必要性、得失复盘的维度考量、SOP作为工具对写作的正负反馈。对于不同写作题材复盘的必要性,我自己目前写作内容没有这方面顾虑,但是写作小组里面有不少写散文/叙事向的小伙伴在预彩排的过程中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自己有思考,结论是这是写作质量进入瓶颈期后突破的一个手段。对于成功的事情是否需要复盘这个问题其实S老师有在某次群聊中提到这个薄弱点要重视,我目前复盘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这个困扰,但是复盘这个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小伙伴视角肯定不一样,因此这个问题是希望能看到他们的视角是怎么样的。对于SOP这件事,我在第一次写作行动中讲自己整理知识点转述成一篇文章时有简单整理一个六部走的流程,这样做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效率,而我观察写作小组的大家普遍1200字只需要40min 就能完成输出,这种稳定高效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1、照见自我
互动的过程非常精彩,主要由大宝组长、查理组长、Snail和潇潇荷四个人分别展现了不同的思考维度和视觉。
问题1:不同人写作的类型各不相同,写作的日复盘/周复盘/总复盘应从什么样的维度可以系统提升自己最终的写作质量?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在解决的过程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就问题本身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挖掘,往往问题背后提问者的困惑并不一定能准确表达出来。
关键词:#标准 #对标 #目标
橙再回顾:
(1)不盲从写作,如果想要开始表达和创作,可以先审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无论是初心还是需求,这个在行动前要花时间梳理出来,他们会成为后面行动的源动力。
(2)任何赛道并不孤独,只要能持续行动,总会找到刻意提高的方法。一方面总有写得比自己好的存在,他们可以成为自己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小组里有行动更久的前辈,自己遇到的坑,前辈们大多已摸索出解决方案。
(3)不盲信复盘,更不能埋头写作,通过审视自己过去写过的内容,对齐上面讨论的标准和差距,下一次能更好更快的写出文章。
问题2:除了对失意的事复盘,做得好的事是否有复盘的必要?如果都值得复盘,两者关注的重心或过程有什么区别。
关键词:#迁移 #原则
橙再回顾:
(1)肯定复盘的正向价值,抛开做得好和做得不好都要复盘,复盘更需要聚焦,应对自己核心关注的任务项制定粗略得当的复盘标准。
(2)做得好的事,希望可以重现。一方面是当下的任务项再做时能否重现好的过程和结果,做得好的细节和经验可以总结。另一方面是对于其他领域和任务能否迁移这种经验,这个过程可以尝试抽象化,也可以逐步形成自己做事的原则。
(3)做得不好的事,是日常复盘中大部分会遇到的,关键过程是寻求失败的原因和行动标准的差距在哪里。这类复盘中提到的改进方案,一定要下次再做尝试对比效果,对于任务项单一的行动可以单独形成多次行动的复盘对比。
问题3:写作是否应该形成一套固定的SOP?如果这样的SOP有价值,那么对于每次写作完的日福盘或一周的周复盘需要聚焦在哪些内容?
关键词:#真诚 #金字塔原理
橙再回顾:
(1)SOP本身对于逻辑性较强的题材,在写作初期会帮助快速产出内容,同时在对标自己领域的大佬时可以刻意拆解写作的框架。这个框架是否在自己的文章中一直使用,要尽量减少套路本身的痕迹,这里我的理解是可读性下降,而比较好的方案是逐渐能形成自己的表达方法。
(2)对于写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大部分可以通过持续写下去解决,过程中的高标准可参考出书。针对公众号和热点文章,可以采取一些博人眼球的方式,但要长长久久写下去保持真实会能让自己走得更远些。
(3)学姐推荐了一个正向写作的框架,过程问题&场景-梳理特别&不同点-矛盾于冲突-提炼问题及解决方案。我初步浏览了这个框架的一些介绍,整体看下来对分析经典现象和写产品历史迭代有帮助,细节打算看下大家推荐的金字塔理论,对于这类可以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案会更有行动动力。
(4)对于概念类的文字整理,除了S提到的要找出不同书的概念,还可以分别举出一些案例和各自对应的解决步骤,在完成抽象化的步骤后考虑再迁移到其他领域。
2、相互启迪
本轮复盘小组对于写作小组的提问中,肉贝贝同学回答了很多大家初级阶段的困惑,作为一个写了七百天的持续性选手,刚开始写作也会存在诸如”不知道写什么“以及”内容私人化不愿意公开“的问题。回答的过程中有一个观点被反复提及”写作本身是可以让她感到快乐“,开始写作或文字记录大家都会有各自的初心,无论是说清楚一系列事还是想简单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日常。
3、共同见证变化
在两位组长交流两个长期小组运营经验的过程中,查理组长分享了”写作小组为大家能持续写下去兜底“观点,我在听到的一瞬间感受到了极强的浪漫感,山水之间你若有心探寻、远方灯火阑珊永相随。在去年我在的最后两期小组中,成员的留存率都相当高,高留存率表面上看与降低标准有关;但仔细想如果要做一个长期运营的小组,能带领大家有条不紊地整体上升更为重要,私以为当下标准在给到大家写作自由的同时也保留了写作韧性一点点加强的过程。
我有关注到大宝队长公众号文章是在去年6月,彼时只感觉文章语言精炼文字,每月的复盘内容非常扎实有迹可循;在复盘小组反复挣扎半年后,我再看整个公众号时能一套自己完整的行动系统逐渐细化,包括了目标制定、意识察觉、行动、记录、复盘等等诸多方向。在今天分享的过程中,大宝队长有提到这一年公众号的文章风格与前年写作时各种写作风格的尝试密不可分,甚至还放弃了一些自己不擅长的风格。
4、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
在今年S老师给大家的第一封信《成长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中提到成长要回自己的生活中,在此次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我观察到每个人的问题可能各不相同,有些问题是简单好解决的、有些问题是复杂一时没有头绪的,三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几乎没有听到直接放弃的声音。
对于选择放弃或躺平的人来说,外界的援助往往只能成为过眼云烟,成功的稀缺性注定永远有失败的案例来支撑自己负面向的决策,决策的风险性也可以让自己不断地一次又一次骗过自己。
在极目老师和NICO提出的数字化问题讨论中,我从大宝队长给出的反馈中对于放弃成长这件事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更加诚实的面对自己。在聚焦完自己核心想要什么之后,再考虑去制定一个小目标,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一方面要自己找到目标、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目标过多失去方向。
人总是会倾向做更容易和简单的事,在真正能提升自己的任务面前,要敢于踏出一小步,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集中到这方面。复盘不断提出新方案和优化标准的过程,就是一点点解决生活中各种琐碎的问题,直面更长久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