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专业选择与职业倾向性测试
进入高三了,孩子们都将面临着专业选择的问题,也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困惑难题。其实,青岛二中自2016年开始推行的MT团队教学制度改革,也有为解决孩子们高考前专业选择困惑的目的,各MT团队推出的各种特色课程,在高一、高二陆续推出职业体验计划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为了从高一就开始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分层,从而更好地为在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我们也是一直在关注着孩子的专业选择问题,既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考虑将来的就业前景,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各学科的成绩基础上。虽说学校也在不断地为孩子们创造着各种途径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科兴趣,但我们还是不时地感到些许的困惑,毕竟我们当年上大学时懵懵懂懂地填报了志愿、稀里糊涂就踏进了社会,从事着当前的职业,除了老师给予简单的指导外,很少能借助到外力的援助。而现在的孩子幸福多了,各方面的力量都在关注和帮助着他们。
“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他刘叔叔的专业优势,儿子和小蔡同学率先得到专业的指导,于2017年3月份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个职业倾向性测试。测试结果出来后,刘老师又仔细地给两个孩子做了分析,指出专业选择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今天我又重新把当时刘老师给两个孩子做完测试后给他俩的讲解视频看了一遍。这个测试结果,将会是我们将来选择专业的重要参考基础,由于专业种类繁多,而且测试时间比较短,有些问题孩子们不一定是经过仔细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比如儿子测试结果中排名第一的是“地质学”专业,拿到结果后儿子就笑了,但排在前10位的专业还是有很多我觉得比较适合孩子的。所以我们现在采用排除法,将医学类、农学类等大类专业先排除掉,逐步缩小范围,为将来的专业选择奠定基础。
在这些缩小的专业范围中,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如到底是选择理科还是工科?会否喜欢财经类或者管理类专业?现在有些看似文科类的专业,但会结合很多理工科的课程,如统计与大数据分析、金融工程、社会学与人工智能等,这些新兴专业怎么样?等等这些,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因此,专业的课题始终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除了保持对各方面的关注力外,我们也会和孩子不时地讨论几句,有时是散步时,有时是在看到某条新闻后,有时是在聚会闲聊时,希望在填报志愿前能让孩子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有个比较清晰的定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