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学长一大早沮丧留言:
周末先生肝火旺,乱找茬发脾气,
两人不欢而散,
原本要带婆婆来西安上课的计划可能泡汤[撇嘴]
我突然想到上个月嘉兴春木班,
琼如老师讲到【沟通】这个主题时,
提到『怒气』背后,其实是「希望“被你看见”」

我便回复她:
焦点不在于“来不来上课”,
而是能理解先生愤怒背后,
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内在需求?!
学长开始冷静还原先生心路历程,
很快就心疼发现,
高压的先生其实一直承担非常多,也很在意她,
反倒是自己太不在意他的感受…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学长就雀跃的来分享好消息:
先生同意她带婆婆来上课了[鼓掌]
我好奇昨晚两人聊了什么,
她说自己什么都没做,
只是『老公对我温柔开膛,我温柔倾听』[爱心]
“我觉得是我软了,让他有地方释放,
他才能说出憋了好久的委屈、担心…
我全程微笑倾听,基本没说啥,
就觉得他说的真的对,
在他的描述中,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惶恐,
和给家里带来的惊涛骇浪…
今早重听琼如老师的正念答疑,联想到——
「所有的愤怒也好,悲伤也好
都是源于爱」
我看到了他控诉背后,对家的爱和珍惜,
也接纳我曾经为了爱家极端表现的疯狂,
也更感激他对我那么多年的包容和忍耐……”
我被深深深深的感动了[流泪]
原来人与人之间,
看似巨大的沟通障碍和鸿沟,
那么多误会造成的遗憾,
真的只要转个身,
就能找到跨越的那扇门[礼物]
相信这是一个我会一直记得的故事,
提醒我更坚定的穿越情绪迷雾,
看见人心向阳的美好[太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