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得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
笑来老师说有本书值得阅读,Vincent Ruggiero, 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这本书讲人的出发点会影响思考与判断,说人大抵上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I'm not OK, and you're OK,I'm OK, and you're not OK,I'm OK, and you're OK。
我不知道别人,但是我好像就在23想法之间,努力去让我比别人好,如果别人比我好,那我就一直持续努力来慢慢超越。对,我的思维就没有I'm OK, and you're OK的这种思想,就只有非黑即白的这种单一思维。骨子里就是自私,把自己放在首位。
着实见不得别人「的」好。我以为的本性自私,深层次还是元认知没有开启,永远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不好之处,就是为了掩耳盗铃地让自己舒服。双重标准的看: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与「好」或者「更好」……
要突破到第四阶段,就是不在和别人比较 ,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才会发现进入第四阶段后你竟然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我因为想比较好朋友的先生会挣钱又顾家, 他家的孩子情商较高会给父母做饭。所以我讨厌先生在外喝酒对家里的事不上心,但他在我父亲生病时主动愿意陪父亲看病,周末也主动承担部份家务,比如我讨厌孩子喜游戏学习不主动,但他在实习期的做事踏实也能举一反三,除了周末回到家爱玩也没有其他坏毛病,所以我的抱怨反而让他们觉得反正你都不会满意的,我得多表扬他们的好,让他们觉得家里需要他们变得更好!我昨天的任务整理阳台的花盆,给花施肥,又开始了双标的一天,昨天抱怨了6次,有两次针对父母习惯,有三次针对先生做家务不主动,有一次针对孩子让他主动去帮外婆做饭。控制今天不超过5次。自已家庭的温暖比什么都重要!我目前目标让退休后生活有经济保障身体健康,让自己和先生有尊严活着,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
比较不重要,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若是成真,证明自动完成。
思考:
在你内心隐秘的角落,你见不得谁的好?就怕亲近的人和好朋友比自己好,心里落差太大。
准备一个本子,只用来记录自己在这方面的元认知能力调用的过程,昨天抱怨一次就启动次提示窗。但是抱怨后启动的,要是能提前到抱怨前就更好,刻意练习!
你在你所不喜欢的人甚至讨厌的人身上学到过什么重要道理?你为什么不喜欢那个人?你学到的是什么?那东西为什么那么重要?每个人生活环境不同,按自己的逻辑生存着,我不喜欢父母的过分节约,他们年轻时经历过吃不饱饭没有钱,所以害怕会出现这个情况,所以平时省钱,爱在家里囤东西。我不喜欢Z,不喜欢他作为领导对人待事不公正,但他从小地方出来,在公司站稳脚跟不容易,不停学习除了注会外还自学了法律。所以生存环境影响人的习惯,每个人生存不易,做自己世界开得最美的花!
二、消费者定价
概念:逆向拍卖,消费者定价策略。Priceline这类公司就是用消费者定价模式运作的公司。“消费者定价”的逻辑能够成立,都有一个大前提:商家有巨大的库存压力。尤其是酒店房间、机票、演唱会门票,一旦过了时间,库存彻底报废--供大于求所以商家愿意用低价来满满足消费者。
概念:拍卖。荷兰式拍卖---就是先从一个最高价开始,不断往下喊价,只要有人接受,就成交。维克瑞拍卖---最高出价者得房,但是,以次高价格付款。-----供小于求所以消费者价高者得。
小结:认识消费者定价,通常实现的方式是“拍卖”和“逆向拍卖。
我们公司产品不敢让消费者定价,研发成本生产成本高,有库存但不至于达到供过于求的地步。对于个人能力突出到人以稀为贵时,就奇货可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