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聊聊春节”。聊,就是聊天的意思,用我们的方言来说就是“喷会儿”,这种形式我喜欢,感觉和孩子们之间拉近了距离。
用古诗《元日》和有关春节的传说引入后,我给孩子们提了一一个新要求:我们今天就是喷一喷春节的事情,大家如果能用普通话尽量用,如果不能,就用方言也行,选你春节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来喷。孩子们一听这个要求,完全放开了,在小组里喷得热火朝天,有的光说还不过瘾,还有比划动作。除去普通话的要求外,孩子们进入了喷的状态,大家恨不得把自己春节的所见所闻一股脑全倒出来。我巡视了一圈,听了几组的发言,也鼓励了几个孩子。
全班分享开始了,杰同学第一个上场,他选取的是贴春联的事情,他喷得生动细致,还不时地辅以动作,下面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第二个上场的菱同学,她喷的是正月里给姐姐开锁的事情,重点突出了自己吃蛋糕的情节。哈哈,孩子们真是童心无邪呀!接下来是我始料未及的,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上场,特别是有几个胆大的男生,做好了百米冲刺的姿态,哇——场面有点混乱,我有点儿维持不了秩序了!怎么办?时间有限,孩子们的热情不能打击,我想给他们提供舞台和时间,那就放在诵读前的几分钟来分享。最后,我也和孩子们喷了喷春节中我印象最深的事情,这样更能与他们打成一片。
此次活动的优点: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这是我一直想做到的。
缺点:纪律有些混乱,导致有些孩子分享时,别的孩子听得不是很清楚,另外有部分孩子不会倾听。这是我一贯以来的弱项。
问题:怎样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零障碍转换?因为很多孩子用方言说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一用普通话就像换了个人,神情呆板,吞吞吐吐。
嘿嘿,今儿就喷到待吧!(意思:今天就聊到这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