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的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及时止损或割肉离场,避免更大的损失。
《刀锋》里的艾略特就是如此。
01
在经济繁荣时期,艾略特听从侄女伊莎贝尔的公公的建议,把金钱投入股票市场,为他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在经济转为萧条之前,他听从教主的预测,经济危机很快会来临,艾略特毫不迟疑地从股票市场抽身而出,尽管当时的股票还能赚到金钱,艾略特也绝不觉得可惜。
他当断则断,绝不拖泥带水,不仅没有让他损失巨大的财富,还为他在经济崩盘的情况下赚到了一大笔金钱。
除了说艾略特有经济头脑以外,果断的个性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与之相反的就是格雷的父亲(实在是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他劝说艾略特不要轻易退出,白白浪费赚钱的机会,这也是朋友间的善意提醒。
可到了经济崩盘,世界经济危机来临,他不仅没有离场,还为了所谓的面子与客户的信任,又白白砸了一大笔钱进入股票市场,而这一大笔钱只是起了一点点水花,就沉底了。
在我看来这绝不是一个好的措施,对客户负责,我可以理解,但是负责也应该有个标准,而不是盲目投入,最终落得人财两空。
在股票市场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心理:赚了不舍得离场,想要赚更多,亏了更不舍得离场,万一又涨了,只要不离场自己就不算是真正的亏损。
02
我买基金有个习惯,基金涨到某个收益率,我就会把基金卖掉,要是觉得该支基金行情好,我就会留个底仓,后面再慢慢买入,要是不好,就全卖出。
刚好谈话的前一天,我把白酒的基金全卖掉了,之前是买的A类,我想买短期的,想要换成C类的基金,朋友说那你岂不是亏大了,今天基金大涨,有没有后悔卖早了。
我很淡定地说没有,不管是基金还是股票,都不要贪婪。
达到自己心中的收益就卖掉,不必犹豫,基金有涨有跌,卖掉后还可以买回来,落袋为安再重新购买基金,这才是你自己真正的收益。
朋友听后说起他自己买基金的经历。
2020年的时候,多数人说基金是牛市,闭着眼睛随便买一支基金都可以赚到钱,朋友的收益达到20-30%,但是他一直没有卖,总想着牛市还没有过去,让基金再涨点,再卖掉。
结果就是,基金没有在涨,一路跌,如今是负10%的收益,最高的时候达到负20-30%的收益。
我的想法是:如果买基金只是为了攒钱,那没关系,涨涨跌跌,就算不能赚很多,也不至于亏很多。
可如果买基金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那么用赚来的收益再买到更低成本的基金,不是更好吗?
同样的基金,我在牛市的时候卖出去了,后面又断断续续地买了多次,一点点地摊薄购买成本,如今我又出手卖出去了。而朋友的基金还处于亏损中。
现在朋友的基金就是属于当时买的成本比较高,现在又没有太多的闲钱买入,导致基金的持仓成本价居高不下,这种时候需要多久才能回本呢?
03
鳄鱼法则除了在股票市场常见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被陷入一种鳄鱼的沼泽中。
我想起之前看到一个例子:当你兴高采烈地买了一张很贵的电影票进入电影院看电影,你看了三十分钟发现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你看着电影院昏昏欲睡,完全不知道电影说着什么。
这时,你是选择离开电影院还是选择在电影院熬到看完电影呢?
有的人会想我毕竟花了这么多钱买的电影票,如果不待到播放完,买电影票的钱就浪费了。
而有的人则想我要离场,现在离场我只是浪费了买电影票的钱,而继续待在电影院,我不仅浪费了电影票的钱,还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
再者,老一辈们勤俭节约惯了,对于家里没吃完的饭菜,倒掉觉得可惜,就留到下一顿甚至下下顿反复吃,最后得了肠胃病,去医院花了一大笔钱。
本来是想着节俭,反而花了更多的钱。
这像不像是鳄鱼法则呢?丢了钱还浪费了时间,节俭却花了更多的钱,最后还一无所获,落得一身病。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目光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最终会失去更大的金山。
今日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