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石家庄梧桐分舵——微课审稿不拆不成器
如何找到“蒙娜丽莎”的爆红理由?

如何找到“蒙娜丽莎”的爆红理由?

作者: 李晓峰Jeffrey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21:14 被阅读0次

前几天中午朋友发来了地址约十二点小聚。当我按时到达后,一直等了四十分钟还没人来。我只好给朋友打了个电话。刚一接通朋友就大声说,大忙人终于来了?快快,就等你了。我茫然的问,是在海底捞?朋友说,对啊,不是给你发地址了?快上来。

挂了电话,我才突然意识到我犯了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我附近有两家海底捞,我来的是离我最近的,而朋友的公司却是离另一家近!再细看信息果然如此。等我匆匆忙忙赶过去时已经一点多了,没呆多久又要赶回单位了。好好的一次聚餐让我搞得一塌糊涂,而我的问题实际上是用错了一个常识,我以为的其实不是朋友他们以为的。

何谓常识?常识即平常之识,是我们从日常社会生活、劳作、学习中处理和积累下来的基本知识。的确,常识在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往往便捷有效,比如感冒了补充维C;坐久了应该活动活动等。但当涉及公司、集体、市场等更为复杂的问题时,常识却往往失灵。实际上,常识并没有失灵,只是我们经常忽略了常识成立的条件。

常识的好处显而易见,我们在处理很多日常事情的时候能节约大量的时间,不用把每个细节都思考一遍,不用把所有过程都评估一遍。比如周末约场电影,你不用思考周末有没有电影?看电影会不会让你破产?看电影本身合不合法?影院会不会拒绝你买票?其他观众会不会反对你入场?电影上的车会不会冲出来撞人?看完电影会不会人生就变得和影片一样?朋友会不会认为周末看电影的想法很怪?等等吧。

这样的问题看上去似乎荒诞无比,但是实际上这些就是常识,因为常识的存在所以你不用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些常识是通用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比如人活着得吃饭,吃饭时不用担心餐具是不是被饭菜融化,不用担心饭菜跳起来扣到脸上,不用担心餐桌先把饭菜吃了……。但更多的常识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分的。因为经历、教育不同,人们对常规事件的的常识也就不同。同样是吃饭这件事,除了通用常识,各大洲的饮食准备却是千差万别。你简单的对不同国家的人说中午就吃牛肉吧,那么你会见到诸如煮牛肉、炒牛肉、煎牛肉、烤牛肉、炸牛肉甚至生牛肉等眼花瞭乱的作品。这就是常识差异。

被忽略的默认选项——理解默认设置对选择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对人们的选择及其原因的看法几乎影响了所有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果的解释,随便看份专栏,看看某个节目,或者听听访谈,你都能看到或听到很多有关“为什么我们选择这个而不是选择那个”的理论,这些信还相互矛盾,事实是,无论是谁所有人都有自己信奉的人生选择理论。

世界本是客观的、一致的,但是由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不同,所以呈现在每个人眼前的世界才是千姿百态的。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一切都是变数,一切都有机会,这是个大展才华、立志扬名的最佳年华;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一切都不循常规,一切都如履薄冰,这是个随时随地会失去工作、失去前途、失去理想的危险纪年。

这些看法的差异并非天予而是人为。在一所大学课堂上有这样一个题目,请自行分析两个国家公司在捐献器官选择率上的巨大差异是怎样来的。A国公司同意捐献率是12%,而B国是99.9%。

学生们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人说是因为信仰不同;有人说是因为医疗移植水平不同;有人说是因为国家对集体意识与个人权利的强调侧重点不同等等,总之大家的结论是这两个国家一定在有着众大的差异。然后这两个国家实际上是德国和奥地利,两个几乎毫无差异的、同根同源的国家。这个事实惊呆了所有的学生,他们完全无法理解德奥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是德国医院的默认选项是不成为器官捐献者,而奥地利默认的则是捐献。其他方面两国毫无差异。学生由常识引出的分析完全错的离谱,所以一味地相信常识有时候也会输的很惨。

那么究竟该如何使用常识?

不确定的未来:只能预测概率而非准确性。普通存在于社会世界中的复杂系统非常重要,因为它严格限制了我们能做出何种预测。也就是说,在简单系统中,准确预测出实际会发现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的。相比之下,对于复杂系统我们能期望的最好结果就是,正确预测出事情发生的概率。比如长时间抛硬币,正反概率各50%,但是你永远不知道现在抛两次会是什么结果。

近二十年来,全球各行各业互联网化的趋势、移动互联网化的趋势、家庭互联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现在5G的出现,家庭互联网的到来已势不可挡。前段时间华为的高级讲师为我们培训5G带来的变化,课间时我开玩笑的问他,2G火了短信应用,3G火了微信支付宝,4G火了抖音快手等小视频,5G的优势这么明显,你预测一下我投资什么企业可以成为下一个风口?

他笑了,说我讲过3G、4G现在又在讲5G,直到现在我还只是一个讲师,你觉得我为什么只做一个讲师而不去按我讲的内容去投资企业呢?我说不会是你也不知道吧?他说是的,你说对了,我只能预测趋势,却无法预测企业,我预测到移动支付要火,我却预测不到微信支付会火;我预测到视频要火却无法预测抖音快手要火。所以我们华为也一直在按我的预测做这些产品,甚至微信4G时代也首推了微视小视频,可是现在火起来的却是谁也没注意的抖音。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常识的适用边界。

1、常识用于当下,是做简单重复的事,而不是复杂多变的事。

从之前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只是日常且常做的事情,常识的作用非常明显,它可以把规则、事实、举措、结果等等内容融为一体,不需要你做任何的费脑思考,甚至在你都感觉不到有任何预测和处理过程的前提下,就已经拿到或看到了最终的结果。这为我们节省了巨大的脑力,这也是人类能在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至于因为用脑过度而变得疯狂的基础。

反之复杂多变的事情,常识发挥作用的空间却急剧缩小了。这不是因为这些事情没有常识,而是因为这些事情的演变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变数,这些变数是常识无法解决的。有人曾经分析过《蒙娜丽莎》的爆红因素,有超薄油彩的新奇技巧、创作主题的神秘构思、主角人物的谜之微笑包括作者达.芬奇的名气等等,然后这些总能找到许多同样出色甚至更出色的作品,均无法证明是其爆红的主要因素。最后研究者发现主幅画的爆红起因仅仅是因为一次盗窃案。一名意大利人认为《蒙娜丽莎》应该属于佛罗伦萨,于是设法把它从法国偷了出来。这一起案件引起了双方国家对于“爱国情怀”的大争论,同时也炒红了这幅画。

现在你知道了成名的一个起因,那你会不会得出一幅画的出名必须要经历一次盗窃的结论呢?显然不会,因为同样还有很多案例证明,这不是必须的因素。这种偶然的关键因素也造成了常识在此类事件面前的无能为力。

那么常识在复杂多变的事情面前完全无用吗?也不是,复杂的事情可以分解成无数简单的步骤,这些步骤中常识依然大有可为,你想要打造一个5G互联网时代的商企帝国,显然单单靠常识去完成是绝无可能的,但是你总要先做一份计划书,做一下市场调研吧,你总要招人租地开始组织队伍吧,于是这些细节中仍然会有许多象吃饭看电影一样的常识帮助你完成任务。

2、常识用于未来,是预测趋势,而不是预测具体的状况。

世界上每年都会有几件黑天鹅事件发生,于是人们都会忍不住想,如果我能提前预测到它就好了。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回顾过去时,总觉得这些大事件是可以预见、可以避免或者准备得更好,那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没有看到有可能却没有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总认为发生的事情有某种可见的因果关系。相应的,我们就把它当成预测未来的工具。然后,未来到来时却又有更多的因素加入或相同多的因素退出,在这种情况下看到大趋势还有一定可能,而要做到准确且具体,却无异于天方夜潭。

我们还是继续说互联网的出现,早在九十年代就有人预言,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然而却没有人预测过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公司一定会成功,反而我们看到了第一批尝试互联网的瀛海威、8848等公司的迅速倒闭。为什么?

因为互联网这类的黑天鹅根本就不是一个事件,而是整个历史时期以及其中相关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变化革命的缩影。包括那些自然事件也是如此。2011年日本大地震也被称为黑天鹅事件,它的震级并非最大,然而引发的事件却更令人关注,比如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所以我们把它当作黑天鹅事件来讨论时,并不是因为地震本身,而是因为它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影响。

由于你就明白,所谓的“黑天鹅事件”的预测法则就是——不要相信任何的关于“黑天鹅事件”的预言。

以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常识,讨论了常识的应用场景,最后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思考一个问题,每天当你走出家门去上班的那一刻,你运用了哪些常识呢?我可以先提示你一下,比如今天不是假期,所以要上班(极度理智型);比如今天天上不会下刀子(天马行空型)。

小伙伴们,发挥你的思考力,活动一下你的思维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找到“蒙娜丽莎”的爆红理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yt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