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忽然想开个简书写点东西~
如何与比较强势的父母相处?今天我忽然想到了这个话题,所以想写点东西。起因是我和妈妈出门带孩子买鞋,然后看到了一双不错的打折的鞋,上面贴着40元的条。我妈说不错,买了吧,然后我们去店里面看了看衣服,我妈突然看到同样的一双鞋上面贴了30元。于是我妈就问,为什么这里是30元?店里的人解释说不好意思这个贴错了,这个鞋确实都是40元的。我妈就不是很开心了,就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啊,之类的,各种。感觉好像要吵起来了一样。这也许是我主观的感受。
出来之后我就想呀,其实十块钱么,也没啥。何必为这十块钱浪费那么多口舌和时间呢,感觉不值得啊。我就好奇地问我妈,我说妈妈你觉得你是因为他们这件事做错了,把条贴错了生气,还是因为有可能省十块钱但是没成而生气呢?
结果我妈说,我没有生气。谁看到了贴错了谁都得问。谁都会这么做的!!然后我觉得,我好像确实不会这么做呀,我觉得无所谓呀~或者问一下,也是会的,但是,也不会纠结那么久吧。然后我妈就好像很生气了,要连我一起骂了。我感觉气氛有点紧张了,就说还是您说的对,您对!
谈话就到此为止了。有点尴尬,然后就陷入了沉默。一路上我在想啊,这么多年啊,好像家里的氛围都是这样,总是要争个谁对谁错,而且我妈通常会通过发怒来威胁我们。她会发怒,然后抛出一句,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我才不管呢。于是我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从来不敢去选忤逆她老人家的做法。就连思想也不能有忤逆。但是我的内心时常非常矛盾,因为我无法认同,但是又不敢选我认为对的,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活在一种极大的矛盾之中,总是无比纠结,总是很难做决定。
一件小事又让我想了好多。但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去抱怨去责备,再看见了这一切之后,我就在想,那要如何去和她相处呢?是违心的顺从,还是不顾后果地去忤逆呢?这些年我也是都尝试过,然后都以失败告终。
今天的觉察呢?其实我们不必陷入非黑即白的选择中,因为事情的关键不在于我们的行为怎样,而是我们内在是怎样的状态?回归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内在仍然还是感受到了被她控制的压抑感,仍然想要挣脱,那说明自己的内在在某种程度还是选择了去认同她,去等同她的看法,所以才会感到了那种压抑和窒息。我们内心还无法超越,所以外在才有这样的呈现。回归内心,我问我自己,我是不是可以去选择和她不一样的做法?我是不是可以选择不认同她?而且同时我是有力量地选择遵从自己内心的感觉,不是带着恐惧与责备呢?我是不是可以给自己力量,可以去支持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可以的,那我带着内在的力量,即使她还是会有不满,但是我不会被她牵着鼻子走,我确实觉得,这没什么,我就是这样认为的。
同时呢,我又问自己,我是不是可以放下去改变她的期待?我又觉察了一下自己,感觉到,自己内心中确实有一种想要去改变她的期待,所以我才会和她说那些,我期待她能够接受我的看法,但是她很生气。她也许以为我要强迫她改变,所以她还是要控制我,她还会说全天下人都这么觉得,所以你也得这么觉得,我就是对的!她试图用所有人的做法来证明给我看她就是对的。也许她感到了我对她的威胁,或者是我不肯认同的威胁,所以她有些恐惧。这个过程还真是奇妙。我承认,我确实有期待,那我放下这个期待。我只是做好自己就好。
最后呢,我其实在想,下次如果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我要怎么做呢?我觉得我只是不参与其中,做好自己就好了。就好像在外界的纷争与自己之间树立一面玻璃墙,我透过玻璃墙去看着她,但是我不参与其中。如果她是针对我的呢?比如她想要改变我的地方,我觉得大部分的时候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一些不同,并无什么大碍。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内心不受影响,我想我的内在保持一份接纳去允许,她应该也能感受得到。人应该是感到了恐惧与威胁才会全身绷紧,然后才会更加暴躁把!今天做的还是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内在状态还是比较平和的,自己没有卷入情绪之中,也没有和她争辩。
修行都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之中啊,真是好有趣啊~只要是保持觉察,其实不必在意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保持觉察就能够回归当下,自己不被情绪牵扯,自然知道要怎样去处理当下的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