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红楼梦》里,描写王熙凤时曾这样写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在这里,我未见你,耳目几回;我为见你,跋山涉水。

我不能装作不认识你,我也不敢说认识你。我认识你,第一次在我的小学课本里,它告诉我,衡山,恒山,泰山,华山是你的兄弟,你是五岳之一,你高壮又威仪。我又不认识你,我认识的你,是别人眼中的你,我却不曾亲自了解你,属于我眼中的你。于是我决定,只要你站在那里,我要慢慢走向你。
一张车票,三四好友,踏春而去,心灵相吸。有人说,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会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我想,如果你喜欢一座山,大抵也是这样吧。我会晕车,连公交车都会晕,但我愿意坐大巴踏上这寻你的路。沿途风景很多,愈向你走去,我愈觉得它们都不如你,仿佛这阳光白云都在向你传达我的讯息。
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脚下的路。远远就看到你,蓝天下的身躯。我想,你是庄严的,你在守护每一寸土地;我想,你是博大精深的,不然也不会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我想,你也是孤独的,云烟风雨偶尔会给你带去慰藉。我相信,你也是快乐的,每天都有这么多人陪你打闹嬉戏。

当我踏上登封的土地,我觉得这个城市安静又安逸。体会到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因为真的能够让人感受到什么叫时光静美。这里不吵不闹,这里令我欣怡。
走到你脚下,我才朦朦胧胧看到你全貌,因为没有走到最高处看你,不敢谈完完全全见识到你。我和好友大步前去,决心一定登上去。台阶是一级一级的,爬山的行人是一批一批的,我的脚步是不停歇的。起先,我们爬的很顺利,载歌前行,倒也自在。渐渐无力,以为征服了你,却只是刚刚走到你的入口。刷了门票进去,才明白,我才刚刚开始接触你。
想起《蜀道难》里一句话“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虽有石阶铺路,但无石阶之处,以此形容,也不为过。越往上,同行之人越少,你却越调皮,大中午的太阳下,这石路越陡。我不得不走几步,歇息一下,好在有朋友的鼓励和帮助,我的前行也多了些许动力。
爬山中,我见识到了传统文化中最古朴的你。每逢一段距离,就会有让人休息的房子,在这里,游客可以买东西,补充体力。我跟朋友打趣到,这里没有平坦的路可走,只有石阶,这休息处的食物,不会是靠人力运上来吧!以为是笑话,没想到,真的遇到了用扁担挑货的老爷爷,那一刻,我是震惊的!我徒步爬上来到四分之一的地方,就累的不行了,我真的很难想象,再用扁担挑着东西走。
旁边有游客问老爷爷这一扁担的这么多箱食物是多少斤?老爷爷说是一百斤。我一想,这差不多就是一个人的体重了吧!就像是你在爬山的时候背了一个人,这么辛苦的工作,大概酬劳很丰厚吧!刚想到这,又有人问他,这么多东西搬上去多少钱?老爷爷擦擦汗回答,一斤东西八毛五,一百斤是八十五块钱。我很诧异,我觉得八十五块钱,把这些东西搬运上去,这样的劳动力是廉价的,因为爬上去一趟真的很累,连呼吸一下都是累的。可总有些人在做着你想象不到的事情,总有些人在经历着你没经历过的辛苦,这大抵就是生活。
正是这种原始的,古朴的搬运方式与生活,让我觉得这里真好,就像回到了那个慢慢的时代,不由得想起木心先生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想,如果我没有来见你,大抵就不知道这样的你,因为你的简介里,还没有提起。
当我一步步走上去,路过枯树和险峰,我知道我离你更近了。我向那些下山的人打听,还有多远的距离。“加油吧,不远啦,还有三四十分钟的路程吧。快到啦,快到啦,前面再走走,十分钟吧。”离你越近,我的呼吸越急促,我怕惊了你,这毕竟是咱俩第一次的约会。
我看到了别人口中的你,王维曾说:“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汪元量也说:“客行天地中,嵩峰何突兀。鸟道阻且修,马烦行复歇。”是的,这些都是你,独一无二的你。我也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你,你温柔又独立,守护着小城的美丽。我站在最顶峰,第一次体会到你的高壮威仪,仿佛所有东西都臣服于你,是的,连我也折服于你的魅力。

当我走到你的心里,这是我们最亲密的距离。后来你的身躯挡住太阳的痕迹,我知道我要离去。我不愿离开,但我终究要归去,无论怎样,上山和下山,每一步,都是我来见你的诚意。我可不可以不跟你说再见,因为明年春天,我还想跟你再见。
嵩山,当我渐渐走向你,意足矣。归途在即,愿来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