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游戏治疗101》读书会

《游戏治疗101》读书会

作者: 荃荃de草叶 | 来源:发表于2016-01-17 12:05 被阅读565次

第二部分  说故事治疗技巧

一、回顾第一部分《想象式治疗》

透过想象“游戏”的方式治疗。给孩子进行想象式治疗会不会出现孩子不明白的情况?在治疗之前预想是不是遇到孩子会的状况,担心没有效果。

1、要相信孩子能够做到。2、要有耐性。没有耐性容易着急,害怕孩子不能按照约定的计划走。

想象治疗是没有工具需要语言沟通或者引导和想象,遇到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或是不愿意沟通的青少年就不能使用想象治疗,可以用说故事治疗的方式。

二、说故事治疗

说故事治疗是通过故事中的幻想和隐喻,了解儿童内驱力的冲突和内心挣扎、焦虑感和侵略态度等,并与他(她)做回应。在故事中通过故事人物的互动,说、听双方的互动、引导孩子认识世界。丰富其应对方式,宣泄他(她)的情绪困扰,促进成长。简单来说,用想象力和注意力说故事,通过故事的幻想和隐喻方式,培养注意力和想象力。可以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内心冲突、挣扎、焦虑和侵略态度,认识他(她)的困扰。让孩子讲故事的同时,我们也讲一个故事作为回应,引导他宣泄和成长。

1、情感文字游戏

需要准备的工具:筹码(硬币、小石子等)和字卡(与孩子一起做,准备白纸就好)。字卡,用画图或是帮他(她)写的方式让他(她)认识字卡。对话方式是:今天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早上起床是什么感觉?中午吃饭时是什么感觉?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表达他(她)会的情绪。然后给孩子讲一个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孩子把筹码放在想要放的感觉卡上。

比如孩子不想上学,可以讲一个故事,有个小朋友叫小熊,每天去学校总是拖拖拉拉,见到老师也不愿意问好,妈妈可以说你要和老师问早上好。。。可以问小朋友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如果小朋友不想和老师打招呼或者害怕老师,他会放5个筹码(5个筹码是上限,最大值)在“固执”的卡片上。每遇到一个环节,上学拖拖拉拉是什么感觉,见到老师是什么感觉,妈妈走了是什么感觉。。。一个一个的了解,这个孩子的原因在哪一个部分。

这个治疗可以运用在有人际关系问题、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的小朋友身上。要注意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能有威胁性的问题、过失,比如孩子不上学,妈妈用打骂的方式。

2、利用卡片说故事

在用游戏治疗的方式中,有一件事情很重要,要听在孩子的故事中他遇到的困境、需要的帮助、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治疗师)要放在心里,用他的故事重新讲一个类似的故事,将解决的方法放在故事里给孩子作回应,在此过程中仔细聆听非常重要。

利用卡片说故事非常适合在小团体或家庭中使用,道具就是扑克牌。轮流每人每次抽两张牌。比如抽到1和3,可以说有一个叫小山(三)的农夫,拿着锄头到田里干活。。。下面的一个人抽两张牌,用抽到的数字,根据前一个人的故事继续接后面的故事,做故事接龙。

这个游戏的好处是,(1)能够透过说故事表达内心的感觉,(2)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故事之中,(3)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说完故事(牌抽完就说完故事),(4)减少焦虑,故事的主角与自己无关,减少不安定的感觉。

对于注意力不足、多动、自信心不足、怕羞、不敢表达、有侵略性、抗挫力差的孩子有效果。要注意故事被引导到负面情绪上,害怕、侵略、攻击等,在治疗师的环节要将故事导回正面。治疗师要把每个人讲的故事从头到尾都记下来。

3、在毛板上说故事


道具毛板就是魔术贴,可以重复利用,把人物等请孩子在纸上画下来,把纸片剪下来在背面贴上魔鬼粘,人物可以移动,用移动的人物说故事。

孩子画出图画,比如恐龙,可以提问“你觉得恐龙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孩子回答“很大很可爱”,表达出孩子内心有安全感,如何回答“很恐怖会吃人”,代表是有攻击恐惧,这些是故事的隐喻。理解小朋友选择的人物、东西,透过他(她)的故事和描述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心中的状态,必须询问孩子做核对。故事的隐喻可以帮助父母、老师了解孩子真实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要注意图贴让孩子自己挑选,或者陪伴他(她)一起创造,他(她)所选择的图贴所代表的意义要和孩子核对,不能猜测

4、一盒纽扣

适合大一点的孩子,对于不愿意说的孩子可以用一盒纽扣做替代。

准备一个各式各样的纽扣,不重复,每次不必太多10粒左右就好。探讨每个纽扣所代表的主题和谚语,比如“有志者事竟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大家一起讨论认定、命名。选择自己喜欢的纽扣,说明为什么挑选的原因。

通过这种选择方式,可以将内心的想法、概念告诉治疗师。这个游戏可以用在青春期的孩子,有想法不愿意表达,有自己的态度,担心自己的态度不被认同,用这种选择的方式,可以了解他内心对于事件的态度,对事情的想法,他所认定的是什么。

要注意游戏过程中不能批评,比如孩子有偷懒的想法,不能批评,受到评判和否定,孩子就不再愿意参加活动了,这个就是怕不被认同及防御心。

不论用以上哪种方式,注意说故事的过程中不评判、不批评。孩子讲一个故事,治疗师都用故事的方式引导和回应。倾听,倾听故事中所表达的意思,孩子希望帮助的地方,再用类似的故事做回应来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


我的体会

四个收获

1、游戏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一个一个学起来,对于自己以后的家庭,特别有孩子的话帮助特别大。

2、学会倾听,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学会聆听每个人话中背后的故事,不轻易给人下评判和定论。

3、每周一次的读书会就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和洗礼!

4、每次的课程都让浮躁的心更沉静,很神奇,这种安静温暖的氛围暖暖的很舒适~~

三个感悟

1、每个人都希望有人听到内心的声音。没有耐性,轻易给别人下一个论断,说白了就是别人说的“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是我们常常犯的错误,也是无意识的错误。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我们被别人轻易下一个评判,也许不再信任对方,自己对对方的防御心理加重,所以往往是因为自己一个主观判断就失去发现对方具有可贵品质、特殊能力的机会。做一个合格倾听者,不带任何个人的主观评判与人沟通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真正要帮助别人,游戏治疗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真诚、耐心和对对方的信任,这些同理心才能让对方解除防御,敞开心扉。

3、有人说这些游戏太幼稚,孩子不接受不配合怎么办?老师的意见是:先做再说,没有做怎么知道孩子不配合呢?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孩子无能力是成年人自己的设定,父母、老师要放手,孩子才会进步成长!

长久以来的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禁锢太多,自己都看不清真实的自己。从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被人无条件的信任和认可,虽然说被人认可是一种很低能量的表现,但是自己也不愿意一直默默无闻,别人良好信息的反馈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激励。从老师的话中意识到一点,需要别人的尊重和信任,首先自己要做到信任和认可别人。

两个改变

1、学习不要把自己的主观评判强加给别人,耐心听取别人的声音。

2、思考情绪的波动变化的原因,让内心的焦虑不安找到出口,保持内心的温暖平和。

一个行动

目前没有办法把这些游戏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跟着老师继续学习,持续写作思考,当做内心的修炼和洗礼。

相关文章

  • 《游戏治疗101》读书会

    第二部分 说故事治疗技巧 一、回顾第一部分《想象式治疗》 透过想象“游戏”的方式治疗。给孩子进行想象式治疗会不会出...

  • 《游戏治疗》读书笔记(一)

    针对儿童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沙盘游戏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和游戏治疗。其中游戏治疗又主要有结构主义游戏治疗、...

  • 麦田阳光“游戏治疗”周末亲子成长小组(第2期)

    *何谓“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是指以“游戏”作为主要媒介的治疗(干预)方式。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通...

  • 《游戏治疗》01 以儿童为中心游戏治疗

    目前在我们的工作中,针对儿童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沙盘游戏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和游戏治疗。其中游戏治疗又主要有结构主...

  • 沙盘游戏心理治疗需要遵循的2个原则

    沙盘游戏心理治疗需要遵循的2个原则 心理沙盘游戏治疗它是指把沙盘游戏,用作心理治疗这个领域,所以就称为沙盘游戏心理...

  • 游戏治疗

    4.3-4.3参加了姚老师的游戏治疗培训,对于很多问题,卡在那一个阶段的思维,有了突破。 比如睿睿并不是高功能...

  • 2019-07-08

    沙盘游戏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沙盘游戏主要应用于心理治疗,求助者进行沙盘游戏的过程就是心理治疗的过程。沙盘游戏疗...

  • 随想

    医科大学开课了,医学心理学绪论、沙盘游戏治疗、绘画治疗,尤其沙盘游戏治疗、绘画治疗,需要熟悉精神分析理论,需要熟悉...

  • 《游戏治疗》02 游戏治疗的准备

    1 准备游戏治疗室 这部分涉硬件的布置。游戏室的氛围很重要,会最先影响到孩子的感受。这个氛围必须能传递一条温馨的信...

  • 《当事人中心疗法》04 与后现代疗法的实操结合

    1 当事人中心疗法与游戏治疗的关系 要了解【当事人中心疗法】和游戏治疗的关系就必须要首先了解游戏治疗的起源。Rog...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戏治疗101》读书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nh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