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1258/1300 天
你好,我是陆不弃。
今天继续分享精读《史蒂夫·乔布斯传》的感悟。
【摘录】
01.
乔布斯想请兰德多设计几版方案做备选,被兰德一口回绝。兰德说自己从来不会给客户设计备选方案。
乔布斯很欣赏这种思维模式,于是痛快下注——新公司将支付10万美元的天价,请兰德提供一版标识设计。
02.
公司不仅有了一个新的标识,还有了一个新名字,不再是Next,而是NeXT。一般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对一个标识如此郑重其事,更别说耗资10万美元买一个设计了。
但对乔布斯来说,这意味着NeXT公司虽然一个产品都还没做出来,但已经具备世界一流的观感和身份。这就是马库拉教给他的一课:伟大的公司必须能够通过第一印象向用户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03.
乔布斯委托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仿佛飘浮在空中的玻璃楼梯,安装在大堂中心,作为视觉焦点。承包商说这样的楼梯没办法建成,但乔布斯说可以——最后楼梯建成了。
多年后,乔布斯下令在苹果零售店都装上这种楼梯,这成为苹果零售店的一大特色。
04.
1985年底,公司在圆石滩举行了首次度假工作会,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开始展现。他宣布,第一台NeXT电脑将在18个月内,也就是1987年夏天之前出货。
乔布斯的理由是:“如果我们推迟出货,世界也不会为我们停下脚步,技术窗口就会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将是徒劳。”
【感悟】
01.
好的设计,不见得是比选出来的。
好的设计公司,也不一定是从各种方案PK中才能拿到项目,才会脱颖而出。
设计专家兰德的行为,恰恰证明了还有另一条路存在。
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创立NeXT公司,邀请兰德设计公司标识时,想请他多设计几版方案备选,竟然被兰德一口回绝。
兰德的理由是:乔布斯有问题待解决,自己负责解决问题,不管最后是不是采用了他的设计,都要付设计费。
既然如此,何必要多出几个方案呢?
兰德不是不出力,更不是耍赖皮,而是多年行业经历及大量案例练就出来了超好的洞察力和设计感,他自信自己拿出来的一版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无需在准备方案二乃至方案三。
毕其功于一个设计,在这个设计上投入大量心力和精力,去解决问题,而非是付出不多、探究不深,端出来几个凑合的方案。
这是一种做事的思路,是深度工作、深度创作的模式,可以参考借鉴。
正因为如此,兰德能拿出手的设计方案俨然艺术家创作的作品。
乔布斯认为他是纯粹的像艺术家一样,对于他拒绝提供备选方案,非但没有着急,反而予以接受,掏出10万美元去支付公司标识设计费。
你看,市场上有多方竞标的,也有直接邀标的,有多方案备选的,也有只出一个好方案的,有的甲方挑选乙方及方案,而有的乙方会反过来挑选甲方。
这么做的前提是,专业足够优秀,优秀到领先、顶尖,才能获得议价权。
对应到普通人的职场,不难理解,重要的不是能想出备选,多多准备平庸的方案。
重要的是能知道哪个是最好的,能拿出来最好的方案,能有代表作一般的作品,让无论是平台还是个人的甲方认可。
02.
创立NeXT公司初期,与其说乔布斯是创立一家新公司,不如说他是借助新公司在探索苹果公司的更多可能。
他花大价钱设计公司标识,后来回归苹果后,把公司标识玩出调性,在建筑上、产品上、宣传物料上,苹果logo成为鲜明的存在。
他设计新公司办公地风格,采用玻璃楼梯的设计,后来这个做法在苹果零售店上使用。
他将第一台NeXT电脑的出货时间从工程师追求的稳妥的1988年调整到1987年夏天,构建现实扭曲力场,后来回归苹果后,依然如此。
如今再回望那段NeXT时光,不难发现,正是从苹果公司的离开,让乔布斯得以充分释放掌控力、创造力,自由地去探索更多产品设计和营销的可能,为后来回归苹果力挽狂澜埋下了伏笔。
连点成线,没有一段经历是白费的,没有一次尝试是浪费的。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分享,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