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观点
关于成长的错误假设

关于成长的错误假设

作者: SusanKuang | 来源:发表于2017-03-09 07:56 被阅读310次

#微写作#第17篇

影片《暮光之城3:月食》中有一段非常棒在高中毕业演讲:

当我们五岁的时候

他们问 当我们长大之后想做什么呢

我们的回答就是 宇航员 总统 诸如此类

或是像我这样的回答 想当公主

当我们十岁的时候 他们又问

而我们会回答说 摇滚明星 牛仔

或是像我这样的回答,想当金牌得主

可是 现在 我们已经长大,他们希望得到一个严肃的回答

要不这样回答吧:谁知道呢?

现在并不是一个做出艰难抉择或者是草率决定的时候

而是一个可以不断犯错的时候

坐错了火车吧,被困在某个地方

要不停地谈恋爱

要不主修哲学吧,因为以后你肯定会找不到工作。

你可以不停的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没有什么是永久不变的。

所以,你要尽可能的多犯错

那么,当有一天,他们再次问起 我们的未来时

我们不必再去猜测,答案已在心中

听到这个演讲片段时,我激动地忍不住拍手叫好。我想,如果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人告诉我说:“年轻的时候不是做正确选择的时候,而是可以不断犯错的时候,你可以大胆放心地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尽可能地多犯错误,这样你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那么我的成长过程中将少了多少痛苦和烦恼,多了多少快乐和幸福!

关于成长,我们心中似乎都存在着这样的假设:第一,那些成功的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第二,选择很重要,千万不要选错。第三,坚持是个很重要的品质,不要轻易放弃。因此,从我们离开父母和学校,开始真正为自己人生负责的那一刻起,我们便背负起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我们不能犯错,不能做错误的选择,因为走错一步,我们的人生很可能就会因此受影响。对于成功的渴望越强烈,我们就越急切地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面对选择时,我们就越纠结和苦恼。

然而,这些假设是正确的吗?那些成功人士在谈论过去的时候,经常只谈论那些与最终成功有关的选择,这就给了我们一种错觉,认为他们一开始就有很清晰的思路,知道要做什么,如何选择。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可以非常肯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定和所有人一样经历了不少纠结和困惑,在最终得到理想的结果之前也做过很多错误的选择,事实上,那些被最终淘汰的错误选择对于他们最终的成功同样重要。只不过这些故事,我们听不到,因为这个世界只喜欢关注“成功”,而不是“失败”。

我们之所以有这些错误假设的核心原因在于这个社会对“失败”和“放弃”的偏见。我们固执地认为只有成功和坚持才是好的和值得追求的。但其实所谓的成功和失败只不过是事物两个对立面而已,它们描述的是预期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若结果与预期一致,那么就说明“成功”了,如果不一致,那么就是“失败”。它们的作用是为我们提供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判断下一步要怎么做,如果成功就按计划进行下一步行动,如果失败那就分析原因,及时进行调整。同样道理,坚持和放弃也没有好坏之分,不一定所有的坚持都是最优选择,很多时候放弃是更明智的决定,可能会带来更多机会和收益。

事实上,选择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在于你做出选择之后能否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反思,把它转化成你的经验,从而得到成长。若真能如此,你便不再需要担心结果,因为不管是好是坏,你都能从中获益:要么得到想要的结果,要么获得经验和教训。

成长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然后从中了解自己的过程。不要害怕尝试,不要担心万一自己不喜欢怎么办,因为“了解自己不喜欢什么”和“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一样重要。只有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再次遇到时你才能坚定地对它说“不”。前几天,有朋友问我为何能有如此清晰的自我认知,我告诉她,因为我犯了十年的“错误”。我曾经很傻地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艺术,学了四年计算机,然后又学了两年金融,考了CFA一级,中间还折腾了许多事情,结果却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即便是这样,对于过去,我毫无遗憾,因为它们满足了我的好奇心,给了我丰富的人生经历,也消除了我很多的欲望。尽管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自己真正要什么,但若不是过去这些,现在的我又怎能如此怡然自得地享受安静的生活,而不为金钱和名利所累。虽然没有把舞蹈和艺术一直坚持下去,那又如何?现在重新开始学也不晚。

在成长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建议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跟随内心的直觉

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第了一个故事叫做connecting the dots,他说自己在斯坦福读书时感觉无法在大学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想着与其浪费父母的钱还不如退学,于是他真的退学了。退学之后,乔布斯去做了很多他没有找到意义但是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在Reed大学学习美术字(calligraphy)。这些事情在当时看来似乎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他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只是跟着兴趣和直觉走。但是十年之后,当他们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这些经历就起了很大作用。乔布斯说,通过美术字学习,他发现了一种“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美丽的、真实的艺术精妙”。

所以,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就跟随内心的直觉,因为它往往比理性层面的你更懂真正的你。不要依赖别人的建议,因为没有人会知道你应该做什么。如果真的很想尝试一件事情,那就大胆去尝试。尽管你现在不知道为什么,等到很多年以后也许你就能讲出自属于自己的“connecting the dots”故事。

培养自控力

我发现古今中外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拥有很强的自控力。为什么要控制自己呢?这是因为尽管我们已经进化成了一种高级智能生物,拥有了强大的思维能力,但其实我们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受情绪支配。我们的大脑极为懒惰,一旦需要它做某件需要消耗大量脑力的事情,它都会本能地进行抵抗,通过情绪的方式操控你,让你犯困,让你有畏难情绪,或者用其他轻松的选择来诱惑你。自控力就是通过依靠你的自由意识来拒绝这些潜意识层面的操控,掌控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自控力越强,他就越不受干扰,执行力就越高。

学会反思

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反思就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的联接,这种联接的认知将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经验越丰富,我们对行为将造成到的结果的预测就越准确。预测越成功,那么我们成功的几率就越高。因此,从这种角度来看,结果没有好坏之分,它的作用在于反馈,帮助我们发现和总结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次行为。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不会害怕失败,相反,他会把每一次失败看成一种学习机会,从中获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不要害怕放弃

我们总觉得“坚持”难,其实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难,特别是在你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时候。放弃意味着承认自己当初的想法或者选择是错误的,这令人难以接受的。我们不想看到之前的心血付之东流,因此想通过坚持去证明自己是对的。

我很喜欢演讲中那一句“你可以不停的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没有什么是永久不变的”。世界的本质就是不断变化,环境在变,我们的想法当然要跟着变。进化的规则就是淘汰那些不再适应的事物。所以,无需为承认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或者已经过时而感动羞愧,恰恰相反,这是智慧和魄力的体现。只有懂得及时放弃,才不会错过新的机会。

总之,我们要明智地抛弃那些”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能犯错”,“一定要坚持”的想法,跟随自己内心的直觉,大胆尝试,勇敢犯错,坦然对待失败,通过反思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相关文章

  • 关于成长的错误假设

    #微写作#第17篇 影片《暮光之城3:月食》中有一段非常棒在高中毕业演讲: 当我们五岁的时候他们问当我们长大之后想...

  • 关于“选择”的补充

    #微写作#第25篇 今天的文章《关于成长的错误假设》推送之后,又收到了一些读者关于坚持的疑问:什么时候要坚持,什么...

  • 关于选择,我们的错误假设

    今天与朋友通话聊到几点:怎样提升行动力?怎样选择学习内容? 我们经常会问一些在某方面比我们厉害的人,到底是怎么做到...

  • 晨读,让生活更美好!

    【关于读书成长睿智的】 8.19悦晨读好心情 关于个体:关于错误行为。 我们认为的孩子的错误行为一定是不当行为或者...

  • GDB调试工具总结

    程序调试的基本思想是“分析现象->假设错误原因->产生新的现象去验证假设”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根据现象如何假设错误原...

  • 你对孩子拔苗助长了吗?

    365天读书打卡第304天 《自驱型成长》 1,原文重点摘录: “越早开始,领先越多”,基于这种错误的假设,孩子的...

  • 数据分析学习Day3---商务与统计(第七章)

    1.原假设与备用假设: 2.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 3.假设检验的要素: 4.单边假设与双边假设: 5.p值 p...

  • 6.2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1. 两类错误 第I类错误,又称α错误:原假设是正确的,却拒绝了原假设。犯第I类错误的概率一般记为α。 第II类错...

  • 第一型错误与第二型错误

    简介 我们不妨先看下定义: 第一类错误:原假设是正确的,却拒绝了原假设。第二类错误:原假设是错误的,却没有拒绝原假...

  • 错误逻辑的起点、赌球的原理和自我感动

    人什么时候最容易出现判断错误,而且无法改正呢?是先入为主地作了错误的假设,然后所有的工作用于了证实自己错误的假设。...

网友评论

  • 愚柮:跟随直觉,自控,学会放弃
  • 快乐的熙爷:真是感同身受,不要对以前的错误决定唉声叹气,懊悔不已。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即使调整前进的方向和策略,这才是王道。跟着Susan的步伐,感觉自己也越活越明白了。哈哈:smile:
    SusanKuang:@舞月雪 恩,“活明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1: :smile:
  • 小为为妈:感觉这篇文章,是最近Susan文章的高度总结。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失败中成长的,我们会绝处逢生。
  • Jane何简单:暮光系列的书 我觉得立意就很棒 活出自己最佳状态的身份 远比 活出社会认为应该是的身份重要。
  • __微尛丶:每次看你的文章,都会受益很多

本文标题:关于成长的错误假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tw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