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
随笔——日渐消失的乡村

随笔——日渐消失的乡村

作者: 俞蒙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11:43 被阅读0次

父亲在的时候,每年都临近春节,都要早早计划回家乡过年的行程。家乡的那个宁静的小乡村,像一个永远张开的怀抱,等着久别的游子回归。

父亲走后,将母亲接到身边,便再也没有在春节回过家乡了,只在每年的清明,带着些许凄凉的缅怀心情回乡扫墓,再也没有先前过年回乡的喜悦与欢快了。

许是受心情影响,清明回乡,总觉得原来宁静安然的村子变得残破和沉寂,再也没有儿时的那种活力与生机了。

儿时的乡村,晨起有鸡鸣,夜暮有犬吠,日出炊烟渺渺,日落物影斜长。日间乡亲们在田间地头劳作,时不时传来相互的吆喝和玩笑的话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四季不断的更替中,昏黄的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尘土飞扬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孩子们在追逐打闹中慢慢长大,然后顺着这条蜿蜒曲折的路,走出了小乡村,奔向远方。

如今的乡村,曾经的田地长满荒草,零星的庄稼在荒草中倔强又孤独,无人居住的房屋经不住风雨的侵蚀,像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苍翠的山色里,慢慢的衰败、倒塌,却又显安然,只是这安然的神态让村子显得更加消寂。

清明回乡,迎面的一张张笑脸,爬满被太阳和岁月洗礼过的皱纹,散发着黝黑的神采,绽放其间的偶然惊喜,依然挡不住苍老的痕迹。这些早已步履蹒跚的留守老人,却是这里最顽强的生命,给予着这个偏僻的小乡村最后一息生机。

已经有好多年不知道这里过年时的模样了,是热闹?是寂静?还是无尽的期盼?

而清明时节是热闹的,各色的小轿车一辆一辆的进村,慰扶着那一双双期盼又浑浊的眼睛。虽然他们的目的是村后的坟山。

坟山重重又叠叠,重重叠叠的挂满白色的旗帜,纸钱纷飞,烟雾缭绕,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总让人不自觉的坠入飘渺的境地里,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儿时,人都在这里,只是一些躺在了地里,一些变得直不起腰,一些长高了变成了陌生的模样。彼此熟悉又客套,那么遥远的亲近着,再也感觉不到那份真实。

傍晚的乡村,恢复了沉静的模样。一辆辆的小车载着希望而去,留下稀疏的点点灯光,在夜色里犹自坚持着发出微弱的光芒,月色下一条微白的路,蜿蜒盘曲着,伸向远方.......

外婆的老屋

相关文章

  • 随笔——日渐消失的乡村

    一 父亲在的时候,每年都临近春节,都要早早计划回家乡过年的行程。家乡的那个宁静的小乡村,像一个永远张开的怀抱,等着...

  • 日渐消失的澡堂

    澡堂,就是浴池。若论起文化,澡堂算得上中国传承文化的一部分。而浴池,有时候要冠其名曰:洗浴中心。浴池远不及澡堂热闹...

  • 日渐消失的文力

    今天突然发现自己那原本就没有多少的文力已经几乎是为零了π_π这让我十分的伤心! 在初中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少女心十足的...

  • 那些日渐消失的附近

    香港新闻台报道,韩国一个画家,画下了25间家庭杂货店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模样。 他画的那些杂货店,现在大都已经不在了...

  • 《消失的乡村》

    韩府东麓古石马 小河山口灌桑麻 赵家近邻东王村 南北菇塘两相望。 十二岁随母亲落户的农村,在...

  • 消失的乡村

    深蓝色的夜,挂着一弯悠悠的小船 微弱的星光点缀着天空 饱满的稻穗弯成月牙般的金黄 渐渐地隐没在夜的黑 星光,鸡鸣,...

  • 消失的乡村

    今日冬至,朋友圈里的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这对冬至的理解。 有转发冬至软文的,有配图道一声“冬至”的,有分享...

  • 消失的乡村

    等待拆迁的苏州农村,消失的乡村 这个村子是待拆迁区,有些村民已经搬走,房子拆的七零八落,破破烂烂。村子里没有疯跑的...

  • 诗的追求与情的绽放

    诗的追求与情的绽放 ——兼评《乡村恋歌.乡村随笔》诗歌现象...

  • 墟日,日渐消失的记忆

    秋风起,寒意至。一年的光景就像田里的稻谷一样,金黄了、收割了,就剩下那短短的一茬桔梗在地里了。 出来城市好多年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日渐消失的乡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vi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