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六课 古诗文:诗歌鉴赏综合

第六课 古诗文:诗歌鉴赏综合

作者: 田源ty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11:35 被阅读0次

第六课 诗歌鉴赏综合


课程标准也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的审美情趣。”

常考题型

1.选择题。要求通过感悟、体验、品味,择选出最佳答案或赏析有误的一项等。

2.简答题。
(1)古代诗、词、曲的赏析简答题:
①要求抓住主旨句、关键句、名句或关键词进行品读赏析;
②针对内容、主旨、结构、情感等方面设题考查赏析。
(2)现代诗歌的整体赏析简答题:大多也是就内容、结构情感等方面设题,要求赏析作答。

3.比较赏析题。在比较中感悟,寻找诗、词、曲的异同点,品味作品的精妙。
(1)古代诗歌的比较赏析; (2)现代诗歌的比较赏析;
(3)现代诗与古代诗歌比较赏析; (4)同一首诗词中句与句的比较赏析。
(5)诗、词、曲间的比较赏析。

4.选赏题。要求从给定的句、篇中,自选一句或一篇作探究和赏析。
5.仿写题。品读现代小诗,然后续写诗句或创作小诗。

技能稳拿

中考诗歌鉴赏四大考点:

(一)、评价思想内容、思想情感

(二)、体会意境

(三)、赏析技巧

(四)、锤炼语言

例题分析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
①运用了拟人手法;②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③突出了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④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⑤“争”字和“啄”字前后呼应,使诗句对仗工整;⑥表达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每点1分,共4分)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答“对西湖早春美景的热爱或赞美之情” 也可)。

3.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答案】
示例1:“早莺”——初春时飞来的莺,争着飞落到暖树上,表明鸟儿为避春寒而栖于初春的暖枝,体现了季节特征。或:“早莺”——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一展歌喉。
示例2:“新燕”—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这是初春的信号,体现了季节特征。或:“新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体现了季节特征。

真题练习

【练习一】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⑴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练习二】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②偏知:才知。③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⑴《月夜》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早行》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
⑵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

【练习三】

梅 花[宋]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练习四】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 。
(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练习五】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 ;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和 。

(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练习六】

饮酒 (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练习七】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用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相关文章

  • 第六课 古诗文:诗歌鉴赏综合

    第六课 诗歌鉴赏综合 课程标准也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

  • 长知识。诗歌鉴赏的标准格式是什么?鉴赏诗歌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诗歌鉴赏的标准格式 诗歌鉴赏的格式有不同种类,其中,最完整、最标准的诗歌鉴赏格式,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1.诗歌...

  • 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诗词语言鉴赏满分策略技巧 诗词语言鉴赏满分策略技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

  • 诗歌鉴赏题目有创新2018北京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目有创新(独创) 往年北京诗歌鉴赏的简答题目,多设置为内容情感方面,2018年北京高考卷的诗歌鉴赏...

  • 诗歌鉴赏课堂教学所感

    部编新教材九上语文第一单元为诗歌鉴赏。而历年进入九上语文的教学,却总是先拿古诗文单元开刀。 原因有二,一者,这些古...

  • 浅谈如何赏析诗词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

  • 古诗文鉴赏

    静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出自《格言联璧》,作者金缨,清代学者,浙江山阴人,生平不详。 对联解析: 在沉静下...

  • 古诗文鉴赏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唐代:李白 沅湘春色还,风暖烟草绿。 古之伤心人,于此肠断续。 予非怀沙客,但美采菱曲。 所愿归...

  •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十九讲

    本讲内容: 鉴赏诗歌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 绝句五十六法之13-16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

  • #讲点常识给我听#古诗鉴赏里的诗歌风格

    在古诗鉴赏中,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词语,句子及其语言特色。前两项主要是注重炼字、诗眼、炼句等。后者有时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课 古诗文:诗歌鉴赏综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xl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