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王老三》
怪王的名声是老三打小就赚下来的。那时他还不叫怪王,还是娘嘴里的三尖尖,早上他赖在被窝里不肯起床,他娘便拿起擀面杖探进被窝里杵他的光脊梁,两个人就对着擀面杖拉扯起来,这一幕恰好被前来串门的婶子瞧见了,笑侃道:“大清早你们娘俩干什么呢?”他一本正经地回道:“我妈想拿擀面杖在我脊梁上擀面条,我不让。”婶子被逗得笑弯了腰,“这个小怪王,可真逗!
等老三长大成了社员,就更加逗了。每逢田间休息,社员们就会怂恿道:“怪王,来一段!”怪王也不含糊,现场编段子,本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可经过怪王的嘴里说出来,就像抹了油,立刻变得油滑可笑起来。大家笑过之后,身上的疲乏顿时减了几分,社员们都说,怪王这个人可真解乏。
谁知有一天他竟然逗到了村外,逗出了一段姻缘来。那天,怪王从乡里送了公粮回来,正巧遇见邻村的人在选坟地。一个白胡子的风水先生拿着罗盘领了一大群人,这走走,那瞧瞧,几经思量,最终选中了路旁的一块空白荒地。怪王在人群中喊了一句,“这真是块风水宝地啊!”风水先生转过身来,捻着山羊胡子,看了看面前的这个青皮后生,问道:“难道你也懂风水?”怪王摇了摇头。
“既然不懂风水,那,好从何来?”
怪王见众人都看向了自己,立刻就来了精神,“这块坟地的位置好啊。守在路旁的田边上,下地干活,磕头烧纸两不耽误。免去了爬山有路之苦。更何况这个位置路宽眼前,谁也不别想偷闲耍懒,疏了打理,荒了祖坟,少了先人们的纸钱。这死人和活人都喜欢的地方,自然是好风水啦!”大家听完,都哈哈笑了起来,其中笑得最厉害的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她直接笑茬了气,捂着肚子蹲在了地上。她边笑边问:“这个人是谁?”旁边有认识的人回道:“邻村的怪王。”
“怪王!哈,哈,哈……”说完,又笑了起来。后来,这个姑娘就成个怪王的媳妇。她愿嫁的理由很简单,“我天生就是一个爱笑的人,要是嫁给一个无趣的人,我会闷死的。”
就这样一个负责逗乐,一个负责听笑,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后来俩人生了一个儿子,也不知随了谁,竟生性腼腆,不爱说笑,天生一个闷葫芦。长至八岁,上了学。六一儿童节近了,老师便拿出了课本,翻到了《神笔马良》那一页,扔给怪王儿子,“把故事背下来,六一那天去台上讲故事去。”怪王儿子小心翼翼地说:“老师,我不会讲故事……”
“笑话!怪王的儿子不会讲故事!”
儿童节那天,怪王儿子战战兢兢上了露天舞台,抬眼望去,见台下密密麻麻,人山人海,顿时软了腿脚,没了声音,站在台上一个劲儿地筛糠。急得老师在后台直跺脚。这时场外有一个围观的群众认出他来,指着台上高喊:“那不是怪王的儿子么?”场内场外的观众顿时来了精神,纷纷鼓掌欢呼,“小怪王!来一个!小怪王!来一个!”怪王儿子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突然间开了口。只见他眉飞色舞,嗓音洪亮,抑扬顿挫,举手投足间竟有了怪王的风采。台下人纷纷称赞,“真不愧是怪王的儿子!”
等儿子一天天长大,成了新一代的怪王。老三也就老了。
那天,独身在老家过活的他察觉到身体有恙,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就打电话通知了儿孙们。
等儿孙们回到家,发现老三正穿着一身寿衣躺在了床上,顿时哭成了一片。老三急了,“我还没死呢!你们哭什么呀!”说完,他摸索着拿起床边的一面镜子,自顾地照了起来,他一边照着自己的瘦脸,一边用手抚着自己眉间,嘴里念叨着,“都说人要是快死了,眉心是散的,看看我的眉心紧紧皱成了一团,看来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是我多虑了。”
“嗤!”一声,人不知是谁在人背面偷偷笑了出来。
“你们都安静些吧,我也困了,容我睡上一会儿。”说着,捏着镜子的手缓缓放了下来。
等众人察觉到异样,老三的身体已经硬了多时了。有好心邻居上前将他捏在手里的镜子取下来,却惊讶地发现他捏在手里的竟是一面缺了镜面的空镜子。邻居拿着镜子,忍不住会心一笑,“这个怪王,临死也不忘逗上一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