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恋”,总是令为人父母者极度惊慌、谈虎色变。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做父母的免不了时常察言观色,旁敲侧击,常常谨小慎微探测敌情。说到底,是唯恐孩子深受早恋之害。
那么,在就其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何为“早恋”。
百度百科对其做如此说:早恋,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同性或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并且世界范围内只在中国内地被广泛使用。早恋一般指未进入大学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
其实,要说起来,我们对“早恋”这个词语理解得还算到位,知道它代表的意义,更知它所可能带来的危害。
但是,在这个概念当中,你也肯定注意到“否定性”和“只在中国内地”这两个词组。那么,它们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在对孩子们的“早恋”现象进行批判前,我想先来说说它存在的合理性。
是的,你没看错,是合理性。且是自然现象。
谁都知道青春期孩子生理方面的成长与变化。在这个时期,孩子处于第二个快速增长阶段,虽不及稻田里的秸秆作物,啪啪啪,一夜之间就变了样子,但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他们的变化有时还是很明显的。
除身高外,还有体重,当然,更重要的是伴随而来的青春期形体的发育。男女性状逐渐显现,男孩会长出喉结,浅浅的胡须,嗓音变粗;而女孩开始初长成优美的身段,模样也越看越美妙。遗精和初潮会让他们感到羞涩,也预示着他们正逐步告别童年时代。
当然,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大家都十分清楚,在此我也不必过多赘述。那就让我们快速地转入正题。既然孩子们在此时期生理方面发生了一系列自然而然的转变,那么,他们心理的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
感情的萌动期正是在这个时候,就像我们不能阻止他们的身体发育一样,我们同样不能禁止孩子们的情感萌动。换句话说,既然我们眼看着他们身体的成长,形体的变化,心生欣喜。孩子在该发育的时候,并没有落在后面,我们会看在眼里,乐在心底。同样的道理,当别的孩子都有心里的小秘密,而自家的孩子还像小时候啥也不懂,从正常发育的层面来讲,这是否也是一种心理方面的缺陷呢?
春天花会开,该开花的时候不开花便会延误日后的成长成才。孩子的情感萌动正如花花草草的生长发育,同属自然界的正常现象。谁都没有权限与能力对其施加影响,即便你是他们的生身父母。
这一点,不容置疑。
所以说,概念当中的“否定性”是错误的。任何情感都有不可侵犯性,否定便更不可行。尤其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感情”是懵懂的,且是十分纯洁而美好的。远离市井喧嚣,没有利益熏心。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虽不提倡早恋,但必须肯定它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它纯真之品性。
我作如此论断,或许你会怀疑指责我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大道理谁不懂,同样的事情不放在自己身上,说些善解人意的好听的话谁不会?正因如此,很多父母遇到孩子早恋问题,都说过类似的话:别人可以,我们不行!
其实,事实上,我家孩子正处于这个时期。而我此刻所表达的正是我最确切真实的观点和感受。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可以肯定,是因为它存在的合理性。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行”?想必是我们太爱孩子,由于他们缺乏经验担心他在这方面把握不好,走弯路,影响学习或者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是啊,这正是我们竭力防止、制止孩子早恋的根源之所在。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担心或许有些偏激乃至多余?我们是否有必要将主动权交给孩子,相信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而我们不忘及时地从中起到重要的、关键的、且必不可少的引导作用。
孩子已渐渐长大,干嘛还要前怕狼后怕虎的,像母鸡保护小鸡般不敢放手。不要小觑相信的力量。

如何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