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刚刚够月亮轮回一次盈亏。算起来我也毕业一个月的时间了吧。这段时间说不上过的很丧,只是有时候难以接受已经毕业的事实,还适应不了自己的新身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实存在了。从来三全到毕业,一转眼的功夫就四年了。
还记得第一次来学校,第一次军训,第一次参加社团,第一次考试,第一次聚餐,第一次元旦晚会,第一次期末考试……嗯,那种二十岁的自以为是,恣意妄为的感觉浓重又强烈。
没动笔之前我想了好多关于大学的事儿,好的坏的,可是真正动笔的时候才会发现,哦,有些感情是写不出来。大一的时候觉得毕业离我好遥远,四年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那个时候对一切都好奇,把自己弄的超级忙,各种竞选,社团,活动,只要觉得好玩的都会参加。
大二的时候,老师让每个人给毕业后的自己写一段话,当时只是觉得好玩,但是现在看到`让我隔空抱抱你`时,嘴角微微上扬,心想:当时的自己真懂事啊。

大三憧憬过毕业旅行,几个小伙伴一起背着包裹走得很远,聊大学聊梦想聊未来……到了大四突然意识到已经没办法再试图在各自的生活放进彼此。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世界慌乱,忙碌,忐忑。
回到学校忙毕业的那段时间真的好忙,要整理班里的各种材料,各种表格。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大一大二为了一个比赛忙到深夜的样子,然后默默告诉自己回不去了。学校每堂课40分钟,如果放现在,每分每秒我都尽力去记住老师说的每句话,隔壁周围的每张脸。回忆是个巨大的漩涡,让人无可奈何又身不由己。没有哪段时光可以代替另一段,即便他们都令人心生欢喜。
临走的最后一个晚上,又走在走了无数次的路上,路边栅栏缠着不知名植物的枝蔓,暮色四合,建筑物的边角覆了朦胧的光,它像一个温柔又孤独的小星球,有一草一木,甚至有山川河流。不过这里再也不属于我了,不属于我了。忽然觉得人生到了一个关口,许多事情不能凭直觉而为.....像叶赛宁的诗句“金黄色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经不再是青春少年”。告别这里,就意味着收起年少时所有的乖张与放任,去做沉稳大气口是心非的成年人了。我有点拒绝,但又不得不那么做。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说: “如果神灵对于我,对于必须发生于我的事情,都已经作出了决定,那么他们的决定便是恰当的。” 我总是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充满焦虑。毕业前害怕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找到工作之后,又怕做的不够好。其实不必担心,因为毕业后必然会有一段坎坷的路要面对,走与不走,石头和玻璃渣都已铺满整条路。跨过去,就会看到新的风景了。也确实,当我做的事情很难的时候总会告诉自己:工作越难,之后你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所以难点累点没关系的。
人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事情也并不是我们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有些事总会到来的,当他们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接纳,找到这件事的平衡点,然后一点点往你想要成为的样子靠近。
时间的威力是无法估量的,它可以在十九岁时抽空我所有的幻想,就一定也可以在我二十四岁被困在暴雨的夏天送来一把雨伞。
我们无法永远留在过往,正如无法阻挡未知的到来。你、我、他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明白长大。永远保持一颗敬畏的心,坚持做一个朝气蓬勃的人,不被日复一日的生活鞭笞到五感麻木。热爱一切,也被这个世界上的人所热爱。嗯,就这样,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后面是好好的照片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