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开学于我而言,或者说于我们寝室而言,意义重大,为什么这么说呢?那还得详细地来聊一聊。其实,在许多人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从八人寝换到四人寝。可那也不光涉及到换寝室,还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个事还待慢慢来讲,毕竟它是由因果逻辑关系一脉相承而来的。研一开学前那会儿,导师就在班级群里发布了住寝的相关信息,可以自己找人搭伙。我们五个人倒好,挺佛系,反正都不认识,跟谁一个寝室都行。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随便五人组被分到了八人寝,男生也就我们几个是八人寝,而且被分到的还是不得走正门,从侧门而入的“女寝”。这个“女寝”是把女生寝室一楼的一半给分隔开来给我们住,连厕所门的标识都没有变。
这才是刚刚开始,打开宿舍门的那一刻,才算看到了我们八人寝的真正面目。铁质框架,木板床,上下两个铺,搁四张,只有两个供做作业的桌子,后来我们舔着脸找宿管阿姨要了一张,舍友买了一张,才算凑齐。
最后的布局就是离窗户的地方摆了一个晾衣杆,每个人床边放了一个狭长的桌子,床与床之间放了两个大的铁质柜子,共四个,8个隔间,两桌中间的通道仅限一个人过。说实话,我的感觉也还好,能触发我的点不在寝室,而是浴室。
舍友小G反应到挺剧烈,也能理解,他从初中、高中、大学一直住的是八人寝,本来想着考研后能摆脱八人寝的噩梦了,谁知这个梦延续了10年,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一看这一点盼头都没有,当时真的是抓狂啊。
从一开学就开始跟导员软磨硬泡,直到导员同意在研二开学会跟我们换宿舍。我们就盼啊盼啊,生怕导员会忘记,时不时的就会旁敲侧击一下。直到研一毕业,理由更加正式了,提前去把换宿舍的便签条给导员签了字,这块石头才算落下来了。
于我而言,宿舍本身对我的影响不太大,只要基本条件都有,那就成。可宿舍洗浴这件事却总是耿耿于怀,宿舍没洗澡的地方也就算了,我们那一层的公共卫生间也没有,至少得花一刻钟才能到达遥远的澡堂。
夏秋季节还好,冬天洗个澡真的是太难受了,要穿个四个走道,拐五个弯才能到达,砖石路上到处都结了一层冰凌子,这时的自己不仅穿得像个熊,就连走路也是踉踉跄跄,迈着小碎步慢速前进。
可倒好,越小心越打滑,上学期没少摔跟头,尴尬死了。舍友倒是大跨步向前,让我也把步子迈大点就好了,结果就是脚底打滑的更厉害了,站都站不稳。还是保持我的龟速前进吧,被嘲笑也不管了。
除了洗浴和宿舍环境,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五个人“被脱离”组织了。其他的伙伴和上几届的师兄都住同一公寓和楼层,平常也就熟络。我们倒好,不仅离得远,去年一整年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宿舍上线上课,更接触少了。
前几天刚开学,我们就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了,赶快把东西搬到了新宿舍。四人间,上床下桌,空间贼大,而且我们宿舍旁边就是几个伙伴和师兄他们的宿舍。此外,一出门就是澡堂,宿舍里面还有个小超市,想想就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