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率先实现工业革命后,开始了全球殖民扩张,对于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英国人垂涎已久,十八世纪末,英国殖民统治的大旗插在了印度的土地上,随着帝国主义的扩张,英国盯上了我国的新疆,而同时盯上这块土地的还有刚吞并哈斯克斯坦不久的沙俄帝国。那时候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外国人不能随便在中国活动。
英俄两国在中国的活动一直受到限制,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完全暴露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更加猖狂了,很多英国探险家不远万里,来到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虽然清政府的政策仍然是限制外国人活动,但是政策归政策,外国商人在中国开始猖狂起来。

大局暂且不提,单说今天的主角达格列什,这个英国人是一位探险家,也是一个商人,他早在一八八三年带了一支商队,驮着很多洋玩意到新疆叶尔羌做生意,洋货在当时可是新玩意,这个英国商人大赚了一笔,从此他就定居叶尔羌,专门做买卖,由于常年和当地人打交道,这个英国人不仅学会了汉语,维语也说得很好。和当地人熟悉后,他经常向英国驻印度官员汇报当地风土人情,以及官府政策。
这个人在英国政府的扶持下,产业越来越大,在叶尔羌开了很多店铺,一八八五年,他奉英国政府之命,负责测绘新疆地区的地形。他就带领几个助手负责测量天山南北的地貌。这个老外在天山脚下跑了两年多,获得了大量的地理情报,最后还绘了一份新疆地图给英国政府,他这一下可成了英国人的功臣。

一八八八年,达格列什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他在印度和克什米尔也开起了分店,新店刚筹划完成,他在克什米尔列城分店里筹备了十匹马货物,准备带着两个老店员和几个驮夫回到叶尔羌。那时候只能靠牲口驮,人力步行。走一趟要经过几百里的大戈壁,还要翻雪山,路上还得防劫匪,野兽。走一趟远路凶多吉少,因此当时的商人一般都结伴而行,大家互相照料。达格列什走到喀喇昆仑山口时,遇见了沿途朝圣的伊斯兰教徒和一队商人。达格列什很愉快地让他们加入了自己的队伍。

达格列什一路向这些人询问情况,其实他还有个目的就是为英国收集情报。当他以为自己利用了这些人时,其实也有两个人盯上了他,这两个人就是加入队伍的两个商人,一个叫帕坦,浩罕人;一个叫达德穆罕默德,新疆喀什人。这两个人合伙经商,却把本钱输了个一干二净,两个人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正当这两人发愁时,遇见了达格列什,看见这十匹马的物资,两人立刻心生歹意,准备杀人越货。

越过喀喇昆仑山口后,达格列什决定让大家早点休息,大家各自搭起帐篷,准备休息,可这两人正在酝酿一场杀戮,达格列什看见达德穆罕默德仍然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决定安慰一下这个失意的生意人,正当达格列什苦口婆心的给达德穆罕默德讲生意经的时候,早就预谋好的帕坦掏出了那把旧式手枪,狠狠向达格列什开了一枪,帕坦的手枪是那种打一发就要装弹的老式手枪,当时叫“独一响”,只能发一枪,这一枪没打到达格列什的要害,意识到危险的达格列什立马跑向自己的帐篷,准备取枪还击,但刚刚闷闷不乐的达德穆罕默德早已堵住了他的去路,一把明晃晃的利刀在达德穆罕默德手里闪闪发光,这个英国商人,就这样死在了这两个劫匪手里,帕坦和达德穆罕默德抢走了这个商人的枪还带走了商队的财物,立刻逃之夭夭。

万幸的是这两个人只抢财物和贵重货物,马匹上的货物还留下一部分,达格列什死后,他带的两个老店员把剩余的货物带回了叶尔羌,并跑到县衙,击鼓鸣冤,请求知县大人做主。英国人死在知县大人治下,清政府又官方禁止英国人在中国活动,这知县老油条当然不敢管这事,只能恐吓两个管家,各自散了,但是达格列什作为英国的情报员,英国可不肯善罢甘休。
他们一方面派人和新疆当局交涉,一方面私下追捕这两个凶手,1889年7月,在喀什旅游的英军少尉鲍尔,奉命办理此案,可这案子一追,追出一件轰动一时的离奇大案来。
到底鲍尔追出了什么事,欢迎关注我,我下回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