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扬州
1. 独自旅行,在孤独中寻找勇气
从黄山上下来,去慕名已久的歙县。相比有宏村、西递的黟县,这里籍籍无名,游客稀少,宁静的古徽州街道里藏着的都是当地居民最平常也最祥和的生活。这产出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的地方,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仍保留着一丝古朴,一如厚重的歙砚。
我从这里乘坐火车去南京。夏天的夜晚来得迟,但是七八点钟的县城,行走的人已不多。我独自一人,不敢逗留太晚,很早就去火车站等候。小县城的火车站,极其简陋,一个售票窗,一个进站口,一个候车室。候车的人很少,候车室连语音播报都没有,静寂的候车室里只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父亲低低撒娇的声音。
我突然想起土耳其诗人的诗:
这么晚了/要去哪里呢/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令人记起许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帕呢/乘客多少都与我有亲/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 /隧道都光明
我乘坐的也是孤独而美丽的火车,到达繁华的南京,回想歙县的古朴,有一种穿越历史和时空的感觉。
南京不是我的终点站,我的目的地,在扬州。
独自旅行,防人之心不可无,世道也没那么坏,走过一遍,你会发现,自己如此勇敢,那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呢?
2. 一个人的扬州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出身世家的杜牧,风流倜傥,科举得意,他一生曾两次下扬州。
三十岁的杜牧得牛僧孺器重,任掌书记。彼时,京杭大运河通扬州,又离秦淮近,商贾云集,繁华正盛。而立之年的杜牧,风流不改,常于公务之余,饮酒宴游,流连歌坊花楼。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再次到扬州的杜牧,轻狂恣意不再有,不久他的弟弟病故。大中六年,杜牧被任命为中书舍人,这是杜牧一生中最高的官职,那时的杜牧早已力不从心,在樊川别墅,作诗喝茶,了此残生。
情场得意,官场失意,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是杜牧的扬州。
我曾在香港美术馆看到过一幅郑板桥的竹子,立轴,竹子劲瘦有力,不乱不疏,似要冲破画卷。
画如其人,郑板桥为人也如竹子刚正清廉,宁折不弯,不满官场黑暗,辞官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成为“扬州八怪”之一。
至今在扬州仍常见竹子,哪一枝的姿态,曾经入了郑翁的眼,入了郑翁的心呢?
这是郑板桥的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长大,成家立业,自称是“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的扬州人,至今在扬州老街还看到朱自清故居。下午四五点,售票员看我像学生,连票钱都懒得收,手一挥就让我进去参观,这也许是我与朱先生的缘分吧?
突然想起那篇《背影》,当年他是怎样看着父亲独自一人走入人海,而他的老父亲又是怀着怎样殷切的期盼目送孩子独自一人上学呢?
这是朱自清的扬州。
3. 将孤独和情怀一起煮酒
扬州,微雨,东关街的青石板,铅华洗尽,我没有油纸伞,走过沉静的街,透过雨,似乎看到当年这淮左名都的繁华。
爬黄山的后遗症仍在,举足便痛,扬州的足疗很有名,打算一试。没来扬州之前,我对足疗行业是有偏见的,鼓起勇气走进一家修脚店,在中草药的气味中,慢慢放松下来,那位阿姨的穴位按摩很给力,第二天我的脚就不疼了。
听琴
一个人在东关街的小巷子走着,哪里人少去哪里。在一条简陋的巷子里看到听琴二字,忍不住往前,这里属于居民区,极少游客来访,一位老爷爷在旁边洗菜,问我要找谁,我说,看到“听琴”,想来看看,他告诉我,这旁边住着一位斫琴师傅。
大门紧闭,我也学古琴,很想看看如何斫琴,便鼓起勇气敲门。果然有一位爷爷来开门,问我有什么事,我支支吾吾答道:听说您斫琴,我想参观一下。他欣然应允,大厅里摆满了他的斫琴工具,墙上挂着各种样式的古琴。房子很小,杂物房里堆满了杉木和桐木,连厕所都竖着几把刷好漆的琴。
他只做大蕉叶琴,没有师傅教,自学成才,几十年如一日地斫琴。
围墙根下种着一棵芭蕉树,雨水将叶子洗刷得清亮。小小的院子里种满不名贵的花草,养着两只鹦鹉。这是一位斫琴师的家。
这些年,他是如何守住手艺的孤独呢?陪着他的只有雨打芭蕉,几声鸟鸣而已啊!
他带我去他东关街的古琴店里试琴,嵇康的广陵散是古琴绝唱,扬州古称广陵,所以这里古琴文化盛行,在东关街有古琴一条街。两千和两万的琴,一勾一挑一按,高下立见,但是两万和五万的琴,我辨不出来,那位爷爷的琴介于两万到五万之间,是我买不起的,只好弹奏一曲,就此告辞。
他的两个儿子都不肯接他的衣钵,他也不勉强,倒是小孙女,小小年纪就跟着名师学弹琴,想必将来即使不斫琴,也不负他一辈子的坚守吧?
一个人旅行,会孤独,也渐渐理解别人的孤独。
一石一瓦,一人一琴,一花一树,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一个人旅行,不必迁就谁,也不必向不懂的人述说,静得可以听见心里的声音。
老巷子
4. 只要随心,并不觉孤独
在苏州看过很多江南园林,来到何园、个园,还是能找到惊喜。也许是因为郑板桥的竹石图已经成为扬州文化符号之一,个园里竟种着上百种竹子,绿肥红瘦,任君观赏,四季景色皆用石头构成假山,别具一格。何园作为晚清名园,受西方文化影响,建筑有中西合璧的趣味,但始终不及我之前逛过的南浔古镇给我的震撼。
如果说杭州西湖是大家闺秀,那扬州瘦西湖就是小家碧玉,清秀可人,和杭州西湖十景不同,这里是结合江南园林的风格布局,亭台楼阁与湖水相映成趣。
大众的风景看得有些腻了,我往小巷子里去。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很多人会因为爱上一个人,来到ta的城,进而爱上这座城。
而我爱上扬州,则是因为一家深藏于老巷子里的书店,浮生记。
浮生记书店
我喜欢沈复的《浮生六记》,想必店主也是同好者,因为店里有一只灰色短毛猫也叫芸娘。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在这样一个巷子里开一家小书店,守住扬州,欢喜几何?
在浮生记点一杯咖啡,拿起一本介绍扬州的书,一坐就是一下午。
随心,随想,随意。
浮生若梦
5.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你一定要试一次独自旅行,也许不那么热闹,也许也会觉得孤单,但却能放大你对一个地方的感受。
以孤独下酒,无人陪伴也不觉寂寥。
要说独自旅行的坏处,大概是下馆子不能尝到丰富的菜品吧?当然土豪随意。去富春茶社,服务员看我只有一个人,只肯给我点两个菜,至今觉得是憾事!
试一次独自旅行,也许你会享受它,也许你会惧怕它。
享受它,等哪天你攒足勇气,就继续前行,惧怕它,你便寻找能陪伴你看风景的人,记住: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网友评论
《江南春.扬州》
剪一段春光,
照进心房。
春风十里,
倾听油菜花开的喧嚷。
唐诗宋词仍在
车水马龙的市井弄堂
低吟浅唱。
柳桃不禁风
不抵琼花香
初春的绿
点缀着古街老房
水岸灯影里
杜牧醉卧在温柔乡
垂柳依依运河旁
依稀看见隋炀帝拉纤的仪仗
文昌阁旁
我与才子文人隔空凝望
佳期如梦好月如霜
东坡与少游
倚楼畅谈何日遣冯唐?
难得糊涂
板桥拈须踱步细细思量
史公忠正
梅花岭讲述着守城的悲壮
黄鹤楼上
李白远眺滚滚长江
烟花三月
把离愁揉进了广陵春光
走进扬州
穿越在书本中所说的地方
圆了梦想
徜徉在青石板路上
看到
江南春的俏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