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家,一进门就见,嫂子正在帮助妈妈收拾房间,边收边说,你看这些东西多少年啦,还留着有用吗?天天都把自己留在“垃圾场”一样。五一劳动节嘛,捋起袖子和嫂子一起收拾,扔出来的废品几乎装满了门口的三个垃圾箱。的确,妈妈越老越像“收藏家”一样,家里“什么都有”,比如那些买菜回来的塑料袋,一个一个都不舍得丢,什么食品呀、茶叶、酒、衣服、鞋子的包装盒都在,这个不算,甚至路上见到有人丢弃的矿泉水瓶子、易拉罐、广告纸也会捡回来,说可以卖给收废品的,日子久了,自己里家就成了“废品站”。
2个多小时,我们就将家收拾的换然一新,看着整齐干净的家,坐在沙发上都闻到了几上的茶香。
其实,妈妈自己也知道很多东西多少年都没有用,就是不值得丢,总想着假如有用呢?或者是孩子们谁用得上呢?我问妈妈,“家堆成小山一样,当你想用什么时,你还知道你家有吗?即使有,你能知道放在哪儿吗?如果对我们有用,我们都离家那么远,我用一个方便袋还想着到你这里来取?”我问妈妈收那么多广告纸干什么,她老人家说:“花花绿绿的好看。留着垫个花盆篮子什么的。”唉,娘啊,您老人家真有创意。
说起妈妈时,我是那么理直气壮,回到自己家,看着一柜一柜满满的衣服,该穿的时候找不到,或者都想不起来家里有没有这些衣服或鞋子,很多衣服都是在逛街时看到:噢,这件衣服我有,或者说我有类似的。然后,再回家翻箱倒柜,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自己不会“断舍离”。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因为还不了解自己,或者说不能全面了解自己,也掌控制不了自己,不知道自己会活成什么样子。比如,有的鞋子我都几年没穿了,尽管买来时的确只穿几次,甚至有的只穿了一次,就这么丢了总有一种罪恶感。所以,就任它放在那里占用空间。有的衣服二十多年了,还收在柜子里,总想着假如有一天我瘦下来了呢,或假如有一天我胖了呢?对自己的身体都没有掌控的自信。所以只能让没用的物品挤占自己有用的空间,任它堆如小山,艰难择径前行。
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之所以留着那么多暂时不用的东西,是想着,没准以后会用到呢?我总是让未来的不可预测的焦虑影响当下的心情。比如我有几条特别喜欢的内衣,穿小了,买的时候的确很贵,可是十几年了都没穿上,还是一直没丢,就是那颗“少女心”一直在挽留,不敢去想逝去青春永远不再回来,留着青春的花朵什么时候也不可能再戴到头上。一面想着年长的优雅,一面还想挽回年轻时的妖惑。贪心的理头,永远放不下。
不敢面对自己才是最大的原因
我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懒惰。坐在那里想得天花乱坠,就是缺少行动。四肢沉重,似裹足行。就是那种“临渊羡鱼”的人,道理都懂就是不改。充分说明自己是一个内心空虚的人,没有那种内心富足的安宁,生活就缺少一种淡然。人生都是充满因果的,没有丰富的内在,就会浮躁于现实,就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当下需要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能知道未来呢?那只是一个为自己的懒惰找的借口而已。
就像有人说的,没有必要在你有限的收入里节衣缩食为孩子留什么。因为你那微薄的资产,首先经不起一个败家的孩子一次的折腾;其次,如果是一个有事业的孩 子也不需要你那一点收入;最重要的是,如果什么都没有,孩子会更加努力,自己奋斗。同样,如果你的衣柜里很空,你才有动力再去搬回新的希望。
大家都明白,选择才是人生最难最重要的题目。有的人选择对了,大家都会说是运气好,自己选错了是手气差。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么认为,那是因为之所以人家那么选 是因为人家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不想说现在起收拾自己,起码我敢面对自己,认识到这是自己的不足,尽力将空虚的内心装满才是目前极需解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