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傲性,存谦性
在中国,很多人都说,同行相轻。“相轻”就是说的自高自是,自视甚高,就是傲性所在。除了这一说法之外,还有情况,说话的人感觉不到自己自高自是,但聆听者能感觉到对方的傲慢,所以也不会愿意听。那么相轻的双方相互不愿意听对方的建议劝告,感觉到对方的傲慢的人更不愿意听对方所言。
阳明先生在给儿子写的《书正宪扇》中说道:“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为臣而傲,必不能忠。象之不仁,丹朱之不肖,皆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一生,做个极恶大罪的人,更无解救得处”。由此可见,岂止一个行业,两个说话的人,先生的那个时代如是,我们的这个时代同样如此——最大的毛病就是“傲”病。傲病可生千百种病,如,夫妻不和病,父子不和病,邻里扯皮病;夫妻不和又生其他的心病,父子不和又生孩子的厌学病,邻里扯皮又生打架斗殴病;心病治不好可能会生难治之症;厌学病可能会生不务正业病,打架斗殴可能会生违法犯法病。每一种病都会无限复加,及至再无可愈之法。太可怕了!
幸好,阳明先生又循循善诱,告诉我们说:“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zǔn)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 我们如能以谦自勉,不但是外表或者言语,而是发自内心的“恭敬,撙节,退让”,常见己过。我们通常能看到对方的过错,但但不到自己的过错。这里我自己有一个方法就是——你觉得对方哪里错了,那么就是你自己哪里错了,因为我们只能看到我们过分需要的,或者只能看到和自己一样的优点或者缺点。一定是这样的。
昨天,我上完班回到家,已是六点多。做好饭菜,招呼先生一起吃完已经是七点左右。我极度疲劳,和衣而睡了。我不知道先生是否做过什么事情,但是当我一点多醒来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时间,心里升起了一点点抱怨“怎么不喊我醒来呢?” 但之后我马上想到了,我的想法从哪儿来的呢?是我的需求。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我觉得他理所应当喊我,但是没有喊我。 可是“理所应当”对了吗?先生一开始在我吃完饭的时候就跟我说了的呀“早点睡吧,太累了”,可是我没听啊,心里甚至想着“你知道什么呀,现在我最需要的是睡觉”。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先生不理解我,所以忽略了他的提醒,而时候又抱怨他没再次提醒。 直到今天早上,先生说“你昨晚睡得太沉了,我喊了你两次,你都睡得很香的样子,就不忍心在喊你了。” 我决定,如果今明天或者之后我再想早点睡的话,要跟先生约定好“到...点怎么样都要把我喊醒来”。这样的约定很有必要,没有人理所应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