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19首,一直都是文学上非常经典的作品,他是文人五言诗,五言之冠冕,而它的内容很多一部分都是写夫妇朋友知间的离愁别绪和世人的彷徨失意,那些儒生之间的失意,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离别,有的诗歌都有,有的诗歌是单一的,有的诗歌从离别到失意,从失意再转到人生的无常,也深刻地呈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而这就是人类感情的共相,也是后世诗歌的母题,那么面对这样的无常失意与离别,他们会作何选择呢?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在行行重行行之中,“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说等的那个人已经心身憔悴,而行人还未归来,可是岁月已晚,这也表明出了等待的人的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感觉,但是面对这样,那个等待的人,却做出了改变,与其憔悴自弃,倒不如努力加餐饭,保重身体,这既是对行人的期待,也是对自己的期待,所以在这首诗中,面对岁月的流逝,诗人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虽然跨越过一切的障碍,但是却跨越不了时间岁月,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那么在这无限的苦难当中,就要试着去战胜,战胜人生的无常,这就是这首诗中作者的态度。
在今日良宴会当中,当时的场面是那般的美好,那些有美德的人也通过这些音乐而表达自己的言论,而懂得他的德行也十分高尚的人也就可以听出其真意,虽然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但是坐在这里的人,他们都完成了这个心愿了吗?显然是没有的,之后诗人又说人生就像寄旅一样,只是与时间擦肩而过过,霎那间就被那股疾风吹散,所以面对这样的失意和无常,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作者说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并且快马加鞭的去享受荣华富贵呢?无为守贫贱,这个贫贱到底要不要守,为何不享受现在的生活呢?在诗人这里是不守的,不要忧愁失意,也不要因为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快马抢高位,而这也就是另一种态度。
有人在独守中纠结,有人在努力加餐饭对抗生命的有限和无常,有人也在苦苦挣扎,还有人在感叹,要早立身,立荣,立名,但是这样子做真的容易吗?在回车驾言迈这首诗当中,作者说,人不如金石般的坚固,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长寿也会有死的那一天,岂能长长久久的活下去,所以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会很快的衰老,死亡,而作者亮明的态度就是荣名以为宝,也就是要取得这些名录或者荣华富贵,只有这样才会对得起作者自身。
在这些诗中,还有另一首非常特殊的诗,那就是驱车上东门,作者是望着郭北而生出哀愁,感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所以就是这样生命的短暂,而作者想到的是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不要想着去求神仙,因为那样多半都会被药所误导,作者的选择就是不如多寻欢饮酒,就好像是及时行乐,但是也带着忧愁,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消极的选择。
是啊,人生就是短暂的,寄存在这个世间就像是匆匆过客,有的人会借行乐以消愁,但是愁的原因不仅仅只是生命的短促,也是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优时,去京城看看,而那些王侯,都只是一味的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全都没有忧国忧民之虑,而他自己又是无权无势,也无能为力,这就是当时儒生的忧,儒家之忧生。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么多那些人的选择,那在我眼中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面对人生的无常、失意与离别,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找到自己真正所热爱的,如果你去借酒消愁,那只会愁更愁,就算你及时行乐时间也依然不会等你,他依然在慢慢的流逝,这样人的生命不就会更加的短暂吗?所以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物,那些美好的事物盈满你的人生吧,把你的人生变成光彩的人生,不要是黯淡无光的,否则你的遗憾依然还在,在这个人世间也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没有留下什么,这岂不就是白白的走了一遭吗?
所以在古诗19首当中,还有另一首诗,那就是西北有高楼,这首诗中展现出了,还有这样独特的生命,高远缥缈,脱离世俗,渴望知己,期盼共同展翅高飞,所以现在就去寻找你的热爱和你的价值,用你的生命开出一朵花来,让世界嗅到你的芬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