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的日常,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俯冲或爬升会在哪个瞬间到来。
昨晚,就先经历了一场“寻宝谜案”。
事情源于豆丁最心爱的那套《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第7册和第15册,不翼而飞。小家伙信誓旦旦:“借给小朋友了!”
结果,对方妈妈一个电话打来:“我们只借了第7本,没有15哦。”得,线索中断。紧接着,旁边的《肥志百科》也找不到了。一通盘问下来,豆丁的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第15本我记得借给别人了,但具体是谁……想不起来了。第3本没借出去,但……也找不到了。”
看着他一脸真诚又茫然的样子,我心里那点小火苗,噗嗤一下,被无奈浇灭了。同学妈妈也帮忙回忆,说15借过但早就还了。
罢了罢了,眼看就要陷入“罗生门”。我摸摸他的头:“算了,答应你,要是实在找不到,妈妈再给你买新的。”
一场悬案,暂时以“物质补偿”告终。心里默念:亲生的,书的归宿是流浪,就当分享知识了……
好在,案件的余波并未影响昨晚的主旋律——难得的“高效与和谐”。
作业写得嗖嗖快,时间一下子阔绰起来。于是,我们进入了珍贵的“游戏时光”。
小家伙热情洋溢地非要邀请他这位“游戏手残党”老妈,一起打双人游戏。他力荐的《晃晃人生》被我果断拒绝——太无聊了,或者《双人成行》,也被老母亲婉拒-------老母亲的心脏和反应速度,实在经不起那种折腾。
最终,我们选择了画风治愈、操作友好的《毛线小精灵》。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豆丁。
那个在默写时常常粗心大意的他,在游戏里却像个沉稳敏锐的侦探。他会停下来,仔细观察场景的每一个角落,琢磨机关的联动,一次次尝试,然后——找到通关的密码。
“妈妈,你看,你到我身上来,然后我跳上去就行了!”
“你等着,我先过去,再来帮你!”
那一刻,橘色的暖光打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我坐在他身边,心里涌起的,是真实的、毫不掺假的佩服。
我佩服他的观察力,佩服他那份不焦不躁、一定要解开谜题的耐心。这份能力,可比默写对几个单词,要珍贵得多。
然而,老母亲“道心”的修炼,总少不了考验。
今天,英语英语老师公布默写全对地同学——我,们,家,豆,丁又,不,是,全,对。
刚刚在昨晚游戏时光里建立起的“我儿真是个天才”的滤镜,“啪嚓”一声,又碎了一地。
你看,育儿的日子就是这么真实。
它混杂着找不到书的无奈,也闪耀着发现孩子另类闪光点的惊喜;一边是作业本上红叉带来的“道心破碎”,一边又是他依赖你、邀请你进入他世界的柔软。
我们就在这一地鸡毛和零星宝石中,摸索前行。罢了,默写不对,那就继续记吧。反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谁知道又会是哪本书失踪,哪个游戏被通关,哪个单词又被写错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