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的牛文化,你可不要只知道吹牛二字!

中国的牛文化,你可不要只知道吹牛二字!

作者: 哩啦创新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5-26 15:06 被阅读0次
1.png

1、“气”。(1)形容人的自高自大的傲气,就用“牛气”。(2)形容人的脾气、性格固执倔强和犟脾气时,就用“牛脾气”。(3)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时,常用“气冲牛斗”。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牛斗,誓将真节报君仇。”

2、“性”。形容固热倔强的性情,则用“牛性”。

3、“劲”。(1)形容很大的力气,称为“牛劲”。如:办成这事可不易,费牛劲了。(2)形容牛脾气,如:他又犯牛劲了。

4、“汗”。藏书非常多,常用“汗牛充栋”形容。栋:栋宇,屋子。“汗牛”是指牛运输书时累得出汗,“充栋”指书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出自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5、“鸣”。比喻距离较近时,常用“一牛鸣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同“一牛吼地”。出自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牛鸣地。”

6、“步”。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时,常用“蜗行牛步”,本意指蜗牛爬行,老牛慢走。

7、“眼”。(1)形容明亮、准确、有远见的眼光,则叫做“牛眼”,如常见于网络、书报中的“牛眼看世界”、“牛眼看股市”等。(2)因心里有气,因而对人瞪大眼睛,则称为“瞪牛眼”。(3)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常用“目无全牛”形容。

8、“皮”。(1)形容说话、做事有气魄、有较高层次,则称为“牛皮”或“有牛皮”。(2)比喻不自量力或信口开河说大话,言过其实时,则常用“吹牛皮”来形容。(3)比喻靠吹牛说大话起家的人,常称其为“牛皮匠”。

9、“毛”。(1)形容功夫细密时,常用“茧丝牛毛”。(2)形容细而稠密、数量多时,常用“多如牛毛”。(3)形容细而密的小雨,常用“牛毛细雨”。

10、“头”。(1)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符,常用“牛头不对马嘴”。(2)“牛头马面”则指在迷信传说中,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长着牛头,一个长着马头,比喻不好看。(3)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则用“牛不喝水强按头”形容。

2.png

最后还是老话,喜欢是点赞,爱是分享哦。

不要忘记搜索哩哩啦啦,关注哩啦君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网站哩哩啦啦:www.lelelala.net

相关文章

  • 中国的牛文化,你可不要只知道吹牛二字!

    1、“气”。(1)形容人的自高自大的傲气,就用“牛气”。(2)形容人的脾气、性格固执倔强和犟脾气时,就用“牛脾气”...

  • 梦想

    梦想这东西就像吹牛,你能把吹牛做成,才是真的牛逼。

  • 中考成绩,这次还真是吹出来的

    崔牛同学平常在家里、在学校总爱吹牛,由此,他赢得了一批粉丝,同时也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说他只知道吹牛,做事不实...

  • 你吹过的牛,现在实现了几个?

    你吹过的牛,现在实现了几个?不要光会吹,也得去做 说起吹牛,最牛X的莫过于马云,几乎把吹过的牛都实现了。从阿里巴巴...

  • 星语夜话

    为什么吹牛的人敢吹牛,因为牛是假的,吹出来也做不成事,反正求我也帮不了你,为什么不吹牛的人不想吹牛,因...

  • 完不成Flag,终于找到理由了

    我见过很多人吹牛,自己也吹过很多牛。 后来人们统称这个叫Flag。 但我见到最厉害的吹牛,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中国...

  • 吹牛逼

    你是怎么学会吹牛逼的?吹牛逼为何能带来快感?你吹过的牛逼都实现了? 好像吹牛逼来源于语文课本里的夸张手法,用多了夸...

  • 吹牛吹出牛?

    很多人问我在干什么?其实我在公司也没做啥。就做了一个产品的运营,管理商户几千家,合作渠道上万家,大概每个月有上亿的...

  • 牛与吹牛

    汉王刘邦,34岁踏上仕途,37岁在泗水亭长任上娶妻吕雉,40岁生子,47岁行伍起兵,50岁做汉王。典型的大器晚成,...

  • 学习最难的是什么?

    学习最难的是什么?就是知行合一。 不要只知道日日吹牛,而是要干。 成绩是干出来的。 知道的理论,方法论多了没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的牛文化,你可不要只知道吹牛二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hx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