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成•写作•习惯
民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综述(上)

民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综述(上)

作者: 靳歌小丸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17:09 被阅读0次

音乐人类学与传统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侧重的是一种研究方法;后者,侧重的是一种研究对象。在梅利亚姆的《音乐人类学》中,认为世界上所有的音乐都可以围绕两种角度来研究,即“音乐的人”和“人的音乐”,这种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对分析传统音乐中某一品种的历史意义,地域文化,审美变迁有重要的作用。

民歌是音乐人类学研究的经典领域,分析民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有助于了解当下民歌研究的人文背景,得到一些民歌研究思路。

由于中国民歌长期处于一种口传心授的传承形式,相关资料的匮乏,致使对于民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极少成书。从目前文献资料来看,其研究多是一些期刊文章和硕博士论文。根据这些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笔者大致分为以下十种研究类型。

一,探究人文背景,文化内涵对于民歌的某种潜在影响。

以王瑞,陈国志的《音乐人类学视野下巴蜀民歌中的人文内涵与寓意研究》,赵书峰《国内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为代表,研究方法采用了不常见的跨学科研究法,研究思路较为清晰,但多是旧瓶装新花,仅仅对民歌发生地的历史遗存做了大致研究,每个部分都讲了很多,包括民歌产生的背景,民歌实例,生存环境等,但均未得出实质性的结论。此外,论述上存在含糊其辞,重复表达的问题。如《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巴蜀民歌中的人文内涵与寓意研究》一文中,第三部分(审美历史变迁)作者说的两点审美变迁,其实都是在讲民歌反映内容上从以伦理道德为主变为以人民生活为主。由此可见,运用p跨学科研究法的这部分民歌研究缺乏深度。

二,将两种相类似的民歌放到音乐学的视野中进行比较研究。

卢小兵《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宁夏民歌与陕北民歌的比较研究—以“山花儿”和“信天游”为例》、王桂琴《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之比较研究》、谈世杰《河湟花儿与藏族民歌的比较研究》较为代表,这类研究作者都采取了比较分析法,对两种相类似的音乐品种做了基本比较。王桂琴的《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之比较研究》研究较为深入,不仅指出移民文化对东北民歌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谱例论证,并分析了现今两种民歌在艺术风格,旋律走向,文化环境上的不同;卢小兵《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宁夏民歌与陕北民歌的比较研究—以“山花儿”和“信天游”为例》则显得论据不够充分,仅泛泛而谈,如文章第一部分中,作者提到信天游与山花儿不同的是受到了汉文化与突厥文化的影响,仅仅这一句,下文没有具体说明,显然不够说服力。另外,文章先写“音乐风格的比较”,后写“歌词曲调的比较”,显然不符合逻辑,或者说,这两者本身就是可以合并比较的内容。总体而言,这一部分的研究良莠不齐,以简要对比为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综述(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se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