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月
三 土坯房里的小药丸
秦庄人睡得早,一来干活累,不早点睡影响第二天干活,二来不睡也费煤油灯的油,男人女人们不睡觉也没话说,对着煤油灯吵架,实在不划算。
海明云睡不着,她怕天黑,白天和村里人说说笑笑,干干活也还好,到了晚上,她就开始莫名得烦躁害怕。
和谢守财说话,越说越烦躁,她说,“你大嫂小气,我跟她借个鸡蛋,她脸黑着不高兴。”
“嗯,一个鸡蛋炒着吃,两个鸡蛋煎着吃,三个鸡蛋炖着吃。”
“家里没鸡蛋了,你砖厂咋还不发工资,我想买点鸡苗,等明年养鸡,不就有鸡蛋吃了。”
“嗯…….发钱,拉砖,三车还没拉完。”
“你二嫂爱占便宜,她挖菜地,老是往俺家这边挖,萝卜地都被她挖走了一大溜子,我种好的萝卜垄子,她还挖。”
“嗯,挖萝卜,挖萝卜。”
“你出去过没?我以前还去厂里过,郑州那边,待了两个月就回家了,厂子倒了,也不好找活儿,又回来了。”
“嗯。”
再说下去,谢守财连“嗯”都不回了。夜里下雨了,床根儿那里漏雨,明云担心雨水顺着土坯墙淋下来,把墙淋倒。
第二天,她跟三爷谢光明说家里漏雨的事儿,谢光明说要帮他们修屋顶。
修屋那天,谢光明提了两桶泥巴过来,崔珍搬了一摞子瓦。谢光明站在院子里咋呼了半天,讲他当年盖自己家土坯房时,两口子半夜还拉着架子车去田里起土坯的艰难历程。
他还在讲的时候,崔珍放好梯子,爬了上去,把泥巴抹好。谢守财在在下面递瓦,崔珍站在梯子上放稻草,抹泥巴,又放瓦。
海明云在黑漆漆的厨房里炒了盘鸡蛋韭菜,留谢光明和崔珍在她家里吃饭,谢光明客气了下,明云也没再说什么,但是她把崔珍硬留了下来。崔珍的两个孩子也过来了,崔珍把鸡蛋都择出来分给了两个孩子。
“你这个月来了没?”崔珍突然压低声音问明云。
明云面无表情地答了一句,“来了。”自嫁入谢家,她就开始接受每月一次的例行问话,有时候是梅兴华冷漠地问,有时候是崔珍神秘兮兮地问,甚至连三爷谢光明都带着一副忧世济民的表情过来问,仿佛明云的肚子里承载着谢家的千秋伟业。
崔珍叹息了一声,然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明云害怕她二嫂这个表情,据她的经验,只要崔珍一动脑筋,就没有想不出来的馊主意。
果然,没过多久,梅兴华和崔珍来找她了,郑重地告诉她,托关系找到了一个神医,要带她和谢守财去看看。
“要看他去看,我又没问题。”明云气鼓鼓地说。
“云去我也去,云不去我也不去。”谢守财蹲在地上,像个怄气的小孩,说完这句竟然又咧嘴笑了起来。
“他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都查查,这种事谁知道是谁的问题。”梅兴华的语气不容置疑。
明云的火气一下子起来了,“那要是个正常男人,说不准是谁的问题,我干干净净地进你们谢家,干干净净几个月,进门的时候啥样,现在还是啥样,那还能是我的问题吗?”
“你别叫唤,邻居听到了像啥样子?”崔珍赶紧制止,不过她和梅兴华最终妥协,只带着谢守财过找神医了。
在秦庄这个地方,娶媳妇就是为了生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婚后几个月还没怀上,那是足够让家家户户议论的丑闻。
好在神医还是神的,谢守财来来回回往神医那里跑了许多次后,明云的月事停了。
村里女人聚到明云家里向她贺喜,“这下可好了。”“明云还是有福气,再生个男孩,这日子还有啥话说的。”也有跟明云传授孕期经验的,“凉开水千万不能喝。”“锅巴也不能吃太多。”“每天喝碗红糖水是最好的。”
七嘴八舌的,王大嘴就刹不住嘴了,“这些都是小事,关键是你和谢守财晚上不能贪舒坦,别又睡一块了。”
一群女人哄笑起来,明云一口啐在地上,“呸,睡一起……..哪有那好事。”
又是一阵哄笑,笑归笑,明云这个孩子怎么来的,秦庄人都能猜个七八分。
神医给谢守财陆陆续续开了很多副药,明云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只管每天乌黑一碗熬好端给丈夫,连续熬了几个月也没见效,谢守财倒是叫起疼。老秦家上大学的女儿说是这些药伤了肝,被老秦媳妇一口骂回去了。
到底还是谢光明德高望重,去找了神医一次,神医说前面这些药是补底子的,底子补好了才能给最后这副药。
“那是在双头医院后面河里捡的,才生罢小孩的肚脐管,还非得孩儿尿煮一下才有用。”这神秘药方到底还是全村皆知了。
不过明云不信那个,跟着神秘药方的还有两颗白药丸子,谢守财吃完白药丸子才管用的,“还是白药丸子好啊,咋就才两颗呢。”明云心里咂摸叹息了一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