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终于把知乎上《女人如何才叫精致》这个帖子看完了,下面的跟帖简直无穷无尽,不过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精致到底是女人的标配,还是毒药呢?对于这个问题,帖子里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说外表、生活要精致、要从容,另一种自然就是反对过于追求外在的精致,提倡内心和能力的匹配。第三种,是不论外在、内心还是做事,有一方面认真用心做了,就叫精致。
不论哪种观点,人们都举了很多自己认为是精致的例子,说要外在、生活精致的,举的都是妆容貌美、生活井然有序、家居装饰用心讲究的女人的例子,听着确实让人觉得有些向往,那种优雅、自得的生活无处不体现着一种生活态度。
然而,当我看到一个明星说她外婆怀孕时也要穿旗袍,为了不让人发现肚子大和衣服被撑开只能跑厕所蹲着看书,为她外公准备水果时都是把葡萄洗好、皮剥好,用叉子叉好这个例子的时候,我惊呆了,追求精致就是让自己不舒服吗?
这个时候,提倡内心能力要匹配的文冒了出来,强调:精致,其实是物化了人。一个人如果过于注重外在精致,以至于内心、能力无法匹配的时候,不是会导致生活受挫,就是内心空虚。帖子中还举了一个认为是很矫情的例子。一个人坐飞机,同舱的姑娘上飞机时妆容精致、高跟丝袜服饰靓丽,她先是在睡觉之前把妆卸掉,在飞机上睡了7、8个小时后又化了新妆,依旧貌美如花,让人不禁猜测是否为了给情郎留下好印象,然而,她下飞机后打电话说的却是“妈,我到啦”。
看到这不禁让我会心一笑,矫情与否,全看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过,内心与外在精致不匹配的例子,我还真的见过,比如有的女子外出采访时妆容美貌,拍摄的休息时间却穿着拖鞋,理由是累,既然精心准备,当着被采访对象和来来往往的人却换了双拖鞋,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真让人无语。还有出门就带一堆衣服和零食的女子,一出门就各种摆拍,各种吃,然而精致、愉悦的背后是旁边得有个跟班帮她负重。更别提精致妆容下,张嘴说话时的彪悍风格全然破坏了精致的美丽。我想,这些就是精致和内在的不匹配吧。
第三种观点认为,只要活得认真,用心做一件事,都会让人觉得精致。精致的人,她不会错过人生中每一个最重要的机会,她有准备。她也不会沉溺于人生中看起来很好但已经验证的不适合,她有解脱的速度。
总体来说,首先,我觉得不论我们是否称其为精致,但是认真、用心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个人重视生活、重视品质的例子,喜欢什么,就认真并且用心去做,无论何时,都是值得被人所称赞的。
其次,虽然很多帖子都说,过于追求精致,是矫情,是物化,忽视内在,只会导致磨难,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不论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一定程度的注重外在,注重精致和细节得体,会给人良好的印象,也是人际交往的敲门砖。
以前有个在央视工作后来自己创业的姐姐给我说过,她每次出门必化妆和穿高跟鞋,即使脚磨破了也要挺着,因为她觉得这是职业道德。作为一个天生脚就hold不住大多数高跟鞋的鞋型和穿了细高跟鞋就不太会走路的我来说,这绝对是痛苦的体验。不过呢,化妆、打扮确实是让一个女孩子更美丽、更有自信心的方式,君不见美颜相机有多火爆,不美图就晒照片的人简直无敌了。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女孩子追求化妆和打扮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不论恋爱生活还是工作,多一个加分项总归不是坏事啊。
不过,注重外在,一定要适度,不要因为过度追求外在的精致,忽视内心、能力的成长。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毕竟,人活在这个社会,精致的空壳是难以维持长久的。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的,她的外貌,只能维持3次约会,3次之后,由于性格等其他原因,就难以再继续下去了。就像那个外貌妆容精致,出口却一股彪悍风格的女子,周围人在评论她的时候,说的都是:挺漂亮,就是别张嘴。
是的,想要得到人的尊重,想要在某一领域出色,没有真实的足以让人服气的能力是不行的。其实一定程度的外在精致和能力的增长,都是为了让我们不要错过人生中每一个最重要的机会。同时,就像第三个观点所说,不会沉溺于人生中看起来很好但已经验证的不适合,有解脱的速度,也是我们增强能力时要注意的地方。
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我不精致,屋里乱,但是我舒服,于是我快乐;我是糙汉子,不矫情,我也快乐。
这让我想到了最近看的关于窦唯的一个帖子,帖子里说,窦唯,就像音乐界的一股清流,他不注重外在的浮华,只做自己,对于他来说,虽然胡子拉渣,虽然当初的天仙形象尽失,但是对于他来说,裹着大衣吃碗热汤面,舒服最重要。
只做自己的这种说法,现在很流行,很多人都倡导“只做自己”,追求自己的愉悦,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我觉得,很多以“做自己”为观点的人,都是为了给自己混乱的生活,邋遢的外表找理由。
为什么我会这样想呢?首先,我认为做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除非你是自由职业者,除非你不在乎交际,不在乎职场,或是有那么一方面牛气到足以无视这些,那么,你可以、你也有那个能力只做自己。
但是,如果你是万千百姓、万千在生活中职场中挣扎、拼搏,争上游的一尾小鱼,那么,就无法完全忽视别人的眼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你还是需要别人支持和帮助,与人交际的。所以,那些生活混乱、邋遢,不得志,而又觉得坚持“做自己”没有错,都是别人太虚荣、浮华的人,就要想清楚了,真的都是别人的错吗?毕竟,你还是一个“社会人”。
此外,外在的环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凌乱的书桌、脏乱差的卧室客厅,所反映出来的,往往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不讲究”,而是这个人埋藏在骨子里的懒惰、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和维持事务持续性的定性。
要知道,除非个别追求凌乱风格的人,大多数的人都是因为懒得整理家务,拖延做家务,以及弄乱了就不知道放回原处所导致的屋内凌乱。所以,“做自己”更多的是对于自己这些习性的掩饰。
可是这样的掩饰有什么意思呢?尤其是不少美丽的女子,屋里却乱成一团糟,不论外在多么精致,都掩饰不了她骨子里的懒惰和粗俗。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其问题必然会暴露出来。
所以,与其想怎么找借口,不如想想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就像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一样,大多数人之所以拖延,都是因为不愿面对解决问题时的痛苦,所以一拖再拖。然而,这就是人要成长所必须面临的痛苦,要成长,必经此路。
我是一名正在上金融课的编辑记者,从大学毕业时的只想“做自己”到现在的“注重身心同步成长”,也着实经历了不少思想的碰撞。
现在的我,喜爱美食,那是我生活中增加愉悦感的一个小爱好,有空的时候,我会做做精致、美味的甜点,做做喜爱的各种美食,沏上一壶茶,拿本书读一读。即使生活、工作遇到问题,遇到美食,也会让我重新振奋起来。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场合着装,也为自己购买了不同样式的衣服,至少让自己出席活动的时候不会格格不入。在选择服饰,打扮自己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意识到,穿着无拘束、休闲的服装和每天精心的打扮后上班相比,就连心情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社会人,得体适宜的外在修饰,是为了让自己不错过每一个突然其来的机会而加分。
当然,最重要的,是武装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因此,我在加强业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思考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挖掘内心的力量。现在的我,要做一个明媚的女子,让生活充满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