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包含两个故事。前一个故事要说明人的内心容易被外在的事物所干扰;后一个故事借鬼怪说明人内心的过分担忧使人生病。
祝宗人玄端以临牢策说彘,曰:“汝奚恶死!吾将三月㹖汝,十日戒,三日齐,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为彘谋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柙之中。”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于腞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为彘谋则去之,自为谋则取之,所异彘者何也!
主持祭祀的人身穿礼服来到猪圈旁对猪说:“你何必要厌恶死亡!我将会喂养你三个月,然后斋戒多日,用白色茅草铺垫,把你的肉放在精美的祭器上,你愿意这样吗?”如果为猪考虑,则会选择在圈中食用糟糠。但如果为自己考虑,则会希望活着时有尊贵的地位,死后有精美的灵车棺椁。为什么同样的情况,考虑猪和考虑人会有所不同呢?
桓公田于泽,管仲御,见鬼焉。公抚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见?”对曰:“臣无所见。”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
诶诒,ēi yí:谓病而失魂,自笑自言。
齐桓公打猎时见到鬼,而为桓公驾车的管仲却没有看见。桓公回来后心神不宁,开始生病,很多天不出门。
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夫忿滀之气,散而不反,则为不足;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桓公曰:“然则有鬼乎?”曰:“有。沈有履。灶有髻。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蠪跃之;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
忿滀,fèn chù:怨恨积聚。
齐国有位贤士说:“桓公是自己伤到了自己,而不是被鬼所伤。怨恨之气在内部积聚,精气散发而不恢复,因此精气不足,并使人健忘,甚至生病。”桓公说:“那么到底有没有鬼?”贤士说:“有。污泥中有叫履的鬼,灶里有叫髻的鬼,粪坑内有叫雷霆的鬼,室内有叫倍、鲑蠪、泆阳的鬼,水中、山丘中、野外、草泽中有各种不同的鬼。”】
公曰:“请问委蛇之伏状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
桓公问:“草泽中名叫委蛇的鬼是什么样子?”贤士说:“委蛇有车毂那么大,有车辕那么长,穿紫衣戴红帽。委蛇厌恶听到车声,听到后会捧着头站立,看见这种怪物的人就差不多可以成为霸主了。”
桓公辴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于是正衣冠与之坐,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也。
辴,zhěn:喜悦。
桓公喜悦而笑,说道:“这正是我见到的鬼怪啊。”于是整理好衣冠端坐,不到一日,自己的病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