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进入七月后,先是一日高过一日的高温天,再就是阴晴不定的日子,时而下大雨,时而阴天,时而又开始曝晒,就这样持续了一阵子后,又一轮的潮热模式开启,那种粘粘的,潮潮的,动一动就汗蒸的感觉,似乎要与南方同步了,也就是在这样的热度下,起伏了,今日是头伏第一天。
而头伏第一日,却下雨了。
细碎的小雨,似乎从深夜一直延续至清晨,起身时,迎着从窗户边吹进的小风,丝丝缕缕的凉意,让经历过多日炙烤和炎热后的心得以缓解,深深地吸一口气,那种清爽从头到脚,透透的,格外舒爽。
有好友在评论区说,是风雨飘摇的日子。
另一好友却回,可以撑伞去踩雨。
有回应的,说要撑伞去溜狗。
我却乖乖的,撑伞去买菜。
周末主妇的日常,给家人们做顿精细饭,不管水平如何,初衷是元气满满的。
常去的那家肉铺,一进门,就热情地招呼,宾至如归,顾客至上的感觉,无论购什么,买多少,都如沐春风。
那家菜店,一如既往热闹非凡,各式蔬菜水果,一层一层齐齐地排列着,主妇们拎着袋子,仔细地选着,慢慢地挑着,自己也随了人流,加入了这样的阵营中。
想象中,繁多的品种,细心的买家,是不是如同我一样,一面细细地挑,脑子里却闪过做好了菜品,围了桌子,与家人同享的场景,想到这儿时,不由得脚步又快了几分。
菜店门口,几个大妈还在讨论,莲菜馅的饺子,青菜馅的饺子哪样好吃的事,旁边大爷插话说,茴香的,韭菜的,也好吃,而且今天茴香和韭菜品相好,而后几个人折回去挑去了,最后究竟钟情哪一种,不详。
或者生活本身只能说平常,却因为这样那样的说法,讲究,变得不一样起来。
大概也是循了头伏饺子二伏面的仪式感,才有了伯仲之间的徘徊,也因为做饺子馅总拌不好的缘故,家人们也就默许,不常吃饺子的事,今天准备焖点米,炒个时蔬,再炖点排骨冬瓜吃。
外面,雨还在下着。
在雨中,沿途的店家们跑来跑去的,搬运东西的,迎来送往的,有那么一刻,闪过念头,不知他们心里是不是同我一样,也嫌这一直雨下,溅了裤腿上都是,还有下水不太好的地儿有泥泞横流,走一趟,鞋上带得粘乎乎的,多少也在嘀咕这恼人的雨。
前面,有家活鱼店,大水盆里盛了鱼,本是如鱼得水的场景,却因为几条鱼撒欢跳出水盆滑到路面上,店家还有几个路人,正卯了劲捉着呢,一时间,旁边聚了好几个人,有追的,有堵的,有捉的,一时间场面沸腾了。
老话说,头伏有雨伏伏雨,意思是伏天比较凉快。
也有人说,头伏下雨,晒死牤牛,理解好像是这个伏天特别热。
不知哪个提法应景,静观其变吧。
其实,不光是自己,人们应该都希望,今年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前期疫情干旱霜雹什么的,过就过了,有个好收成是最终的盼头。
那就开始期待吧。
沿着路,慢慢往回走,心中也又多了一分笃定,但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