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百日成长打卡营14】
今天学了关于“自尊”、“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社会责任感”、“行为以目的为导向”、“平等”、“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这些正面管教工具。
七项感知力和技能、矫正错误的三个R。
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
“给孩子的自尊”包括: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最重要的人”。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他人的评价,这些可以是好玩而无害的。反之,如果孩子变成“讨好者”或是“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这种方式就不可取了。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要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通过允许孩子犯错误,经历失败,才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当孩子拥有“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优点时,他们就会拥有强烈的自尊并有能力处理“自尊”的错觉。


大人可以通过“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来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赢了”孩子,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而“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力量,能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孩子们只有感到你的倾听之后,造成一种支持的感觉,而不是指责和辩解,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因为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会决定我们怎么做。遇到一件事,我们的语气往往能最准确表达出我们语言背后的感觉。羞辱和责备的语气可以造成一种敌意和疏远的氛围,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可以让人感到亲近和信任的气氛。当大人用羞辱的语气请求孩子做某件事,请求就变成惩罚,羞辱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原则。问孩子该怎么做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告诉孩子怎么做有时会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叛。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这样我们对待孩子时会更有效。
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孩子随时随地都在做着决定,并形成着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应该做什么才能求存或成长的信念。当他们处于“求存”状态的时候(努力地想如何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大人通常会将其看作不良行为。
行为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弱。如果他们想法是错误的,那么其行为所达到的效果往往与其目的背道而驰,所以孩子的不当行为是建立在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不知道该以一种怎样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 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成为”密码破译者”,问问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 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自己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是要教导孩子依靠自己。他们才能为帮助他人做好准备,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到自己特别能干。当大人扮演“超级妈妈”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期待这个世界为他们服务,而不是他们为这个世界服务。如果他们不能如愿以偿,就会认为不公平。当别人拒绝侍候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为自己感到难过,或以某种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寻求报复。只要我们意识到:我们为孩子所做的很多事情是孩子自己来能做的。我们要教孩子学习如何对家庭做出贡献,帮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来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其中分担任务会增强孩子们的归属感,教给孩子们生活技能,并且让孩子体验到社会责任感。
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等”,我们要接受大人和孩子都具有同等的价值。这里的平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正面管教要摒弃羞辱的原因之一,因为羞辱与“平等”和“尊重”的概念背道相驰。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可是每个人父母都在这样要求孩子完美。当家长和老师就孩子的错误传达给孩子的是负面信息时,他们常常是好意。很多是都是在试图激励孩子“为了自己好”而做得更好。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让孩子害怕“之上的,成年人担心自己没有尽职,担心别人会怎么想,担心孩子如果不遭到责难、羞辱和痛苦,就是在娇纵孩子。对孩子更多的控制来掩饰自己的担心。孩子的很多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并鼓励他们。勇于接受“不完美”的榜样,以便孩子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孩子们能看到犯错误的价值所在:并且在一种友善的环境下从错误中学习。下面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方法。

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只有大人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时,孩子也会随之改变,这里要记住确保传递爱的信息给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