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仲夏,当大巴车转过最后一个山坳时,我忽然被眼前的景象击中心房。青城山苍翠的褶皱间,一弯温润的碧水正衔着日光蜿蜒而下,宛如仙人遗落在人间的玉带。导游说,这就是让成都平原"水旱从人"的都江堰,是至今仍在呼吸的千年传奇。作为在旬阳汉江边长大的孩子,我见过江面浮动的粼粼金斑,却从未想过会在青城山的褶皱间,邂逅这条会呼吸的玉带,邂逅这至今仍在哺育着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当我站在伏龙观前时,才终于懂得什么是"活着的历史"。
远望玉垒山,分水鱼嘴如巨人的臂膀探入岷江。内江温驯地穿过宝瓶口,外江裹挟着泥沙继续奔腾,恰似阴阳双鱼在青山间游弋。导游指着山间若隐若现的松柏说,当年李冰为固定山体,特意在岩缝中栽种树木根系。如今这些古木与石堰早已筋骨相连,让水利工程成为了自然生长的一部分。这让我想起旬阳古渡口的百年榕树,原来最好的守护从不是钢筋水泥,而是与山川共生的智慧。
穿过安澜索桥时,脚下的江水突然变得暴烈。飞沙堰前,浑浊的浪头撞上弧形堰体,竟像被施了太极推手般旋身而起,将砂石精准抛向外江。水雾中,四根卧铁在激流中时隐时现,那是古人丈量淤泥的"定江神针"。触摸离堆岩壁的凿痕,那些被江水打磨得发亮的印记突然鲜活起来:暴雨中调试竹笼的李冰,举着火把测量水位的工匠,还有将糯米浆与石灰调成黏合剂的妇人......原来没有神仙法术,只有万千双血肉之手托起的奇迹。
暮色中的二王庙亮起灯火,宛如悬在山腰的宫阙。江风送来晚钟,恍惚间听见太守李冰在叮嘱后人:"深淘滩,低作堰。"这六个字口诀,让都江堰在战火与洪流中始终挺立。忽然明白母亲总说的"旬阳人的腰杆要像秦岭一样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不正是靠着这般朴拙而坚韧的智慧,才让文明生生不息?
返程时特意装了瓶岷江水。回到旬阳的夜晚,我把江水缓缓倒入汉江,看两道清流在月光下相拥。古埃及人用金字塔封存死亡,巴比伦人用空中花园追逐幻梦,而我们的祖先用都江堰创造了永续的生命。当成都平原的稻浪在风中低语,当汉江货轮拉响穿越千年的汽笛,作为喝着华夏水脉长大的少年,怎能不挺直脊梁:都江堰,我为你自豪!
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