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瞅了瞅日历,回家半个月了。
昨天,不少亲戚向我们发来亲切的问候。他们比我们自己都更早知道,我们村有人确诊了,发来具体的细节,配上两三个小视频。一些人所发内容是不属实的,真真假假,混在其中。昨天村里广播了许多次,好不容易休息了会,左右邻村又开始广播。很久都没出门了,但是可以想见,昨天村民们肯定都是高度紧张的,在这紧张中,也会收到不少失联多年朋友的问候。得益于微信群的迅速传播,我们村可是出了个大大的名。
因这缘由,说不得又得在家待一段时间,到了北京还得自我隔离半个月。工作的性质,无法远程办公。这就面临收入的骤减,特殊时期,我倒是可以忍受,只是不知道公司是否可以理解。于我个人而言,也不太想在这个时间去北京,说实话,真想等疫情过去,再去上班。内心很纠结,甚至想一辞了之。有种寄人篱下的憋屈感,乙方公司的无奈。
待在家里也有各种烦心事。
我:「炸蘑菇吃。」
奶奶:「省着点吃,还是炒吧。」
我:「按量来,能炒多少,就炸多少,只是方式不一样呀。」
奶奶:「那我去给你处理一下。」
我:「我自己来吧。」
奶奶:「我上次听别人说,蘑菇要这么那么做(省略若干字)」
我:「你得相信我呀,外人说的你就听,我说的你就不听吗」
我爷爷在看讲阴谋论的视频,让点赞转发。我一听这些个内容就来气,就让我爷别看这些,然后立马找了一篇反阴谋论的文章发了过去。我妹妹在用筷子刨米饭,我爷爷让她把装米饭的小铁盆端起来弄,我说妹妹这么大的人了,她自己就知道怎么弄。再多的案例就不说了,每天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就有许多小矛盾。爷爷奶奶不好吗?他们对我们爱之至极,年纪一大把了,也不愿让我们多动手,不管我们再怎么长大,在他们眼中,我们,永远都是小孩子。但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却显得有些不耐烦,没有耐心和他们去解释,去沟通,只在一味批判,强迫他们用我们的眼光看问题。
说到底,这是大家对一些事情的认知不统一,认知有差异。我奶奶总以过去的眼光看问题,不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但是我能理解,我奶奶不识字,这么多年操劳极其辛苦,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至少在她在村子里,做的很好,我不及万一。我也试图改变她的一些想法,但是太难了,而且也确实没这个必要去改变。开心就好呀。这些天闷在家里,观察了一下爷爷奶奶的生活,我觉得是挺无聊的,还问爷爷这样的老年生活他满意吗?他也没说啥,只是笑笑。我甚至劝他看看书,写写字,在院里转几圈等,均无效用。也许对爷爷来说,这样的生活就挺好的,能不动就不动,我还在劝他要上进,我自己都不上进,这不是在开玩笑嘛。
为什么说关心则乱?不是不可以关心,而是太过关心,无视客观发展规律,无视目标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感受,只一味表达自己的感受。譬如对于疫情、前途、家人。这是不可以的。这话我可以和很多人讲,但是我不能和我爷爷奶奶说。一年到头也就在家待几天,今年日子稍微有些长,所以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是对他们而言,不需要去做很多改变,只需我们多一点耐心就好。
刚才我爷爷奶奶又说了不要太晚吃饭,我发现我的状态好多了,这就是这篇文章对于我最大的价值了。有时候想想,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矛盾,未必就不是一件件小乐事。要知道,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不会消失,只会从这里变到那里。
深呼一口气,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