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我这个《罗马》系列才刚刚开始。这是我结合不同的历史书和英文原版纪录片,以我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写出来的,因为深爱古罗马历史,我看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和纪录片,想借此把古罗马历史简洁地捋一遍。每篇文章,我都用"易撰"检测过,原创值都在70%以上,见文末附图。详情我在《罗马1前言》这篇文章里有详细说明,在此再次重申,以免有人以为我这是抄袭、搬运。谢谢。
罗马救援希腊同盟国
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之后,34岁的救国英雄西庇阿 被元老院授予"阿非利加努斯"的尊称,意思是"征服非洲的人"。同时,元老院还选他做了元老院"第一人"。
古罗马元老院有"第一人"制度。这个人不是议长,而是在300名元老中,有权最先或最后发言的那个人,是元老院中最有影响力的那个人。
在此后的15年里,罗马元老院的内政外交政策几乎都是以西庇阿的意见为主导的。
在罗马人庆祝胜利的欢庆气氛尚未消散之际,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同盟城邦代表团来到了罗马。他们除了向罗马表示祝贺之外,更是为了寻求罗马的帮助,因为马其顿军正在逼近雅典。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马其顿曾经和汉尼拔结为同盟。他们约定,马其顿国王率军进入意大利半岛,帮助汉尼拔拿下罗马,作为回报,汉尼拔帮助马其顿国王称霸希腊。只是,他们的计划没有实现而已。现在,马其顿又无故进犯雅典。
雅典是罗马的同盟国(罗马和他的各同盟国之间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存共荣,相互救助的平等合作关系),罗马有救援的义务。而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雅典曾经大力支援过罗马,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罗马都不应该置身事外。于是,元老院很快有了决定:出兵干预,教训马其顿,保护雅典。
然而,让元老们没有想到的是,公民大会完全否决了他们对马其顿宣战的决议,连一张赞成票都没有!
共和国时期,元老院的决议必须公民大会投票通过才可执行。投票,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按组进行,每一百个人一组,一组一票。
其实,这完全可以理解。罗马人刚刚经历了长达16年之久的极其艰难困苦的保家卫国战争,人人都渴望和平,急需休养生息,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再起战端。
但元老院没有就此放弃,执政官走上讲台发表了演说,仔细阐述了利害关系。总结如下:其一,雅典是我们的同盟国,而且,在我们有难时,人家曾经帮助过我们。其二,如果我们此时袖手旁观,一旦马其顿攻占了雅典,敌军就很容易长驱直入到意大利本土,那时候再动手就来不及了。
听了他的演讲之后,公民大会重新进行了投票。这一次以多数票通过了对马其顿宣战的决议。但是,有一个条件,不可动用罗马正规军团,只可招募志愿军。
马其顿国王得知罗马会出手干预之后,改变了行军路线和侵略对象——目标转向了东部的帕加马和罗德岛。但是对于罗马来说,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因为不管是雅典,还是帕加马或是罗德岛,他们都是罗马的同盟国。
公元前197年,罗马和马其顿开战了。毫无悬念,马其顿战败求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