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平凡的世界—人为什么活着

平凡的世界—人为什么活着

作者: 郝吉庆 | 来源:发表于2019-12-09 21:42 被阅读0次

           

      《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矛盾文学奖桂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近几年也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多遍,听了好多遍。正如青年时期的毛泽东说的那样“旧书重读出新意,俗见弃尽做雅人”。

      每次重温路遥先生的这部经典,都能领悟到不一样的感受。不再只局限于欣赏主人公孙氏两兄弟的励志精神,更多的是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这几天在喜马拉雅FM上又重温了一遍《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田小霞、田润叶……熟悉的东拉河畔,熟悉的双水村。

      在上世纪60、70年代,特殊的历史时期,使中国土地上每个人都囿于时代和身份的局限,但他们都非常用力地活着。少安因身份悬殊不能与润叶终成眷属,但他在接二连三的失败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重整旗鼓,并继续为村民谋福祉。少平没能考上大学,但在与晓霞逐步深入的交往中,开始寻求以各种方式改变命运,实现人生价值;润叶在纯爱之梦黯然破碎时,迫于家族压力委身于李向前,而在她发现自己的冷若冰霜让丈夫遭遇不测时,又重拾了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另外,玉厚、兰香甚至是郝红梅,都被命运一而再再而三地捉弄,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并在竭力追寻下一次可预见的美好。

    此时,一个问题突然涌入我的脑海:人为什么活着?

    地铁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形态迥异的人们行色匆匆,为了下一个目的地摩肩擦踵。每次乘坐地铁,有两类人给我印象深刻:一类是安检员,他们往往风华正茂,却重复着简单机械的劳作,还对大部分乘客的不配合无可奈何;一类是捡垃圾的人,他们年纪不大却身形伛偻,蓬头垢面而满目倦容,背着巨型的尼龙袋踽踽前行。每当看到他们吃力的样子,我的疑虑就愈发深入。

      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活着》一书中说过“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记得去年7月份,我独自一人去山东爬东岳泰山,爬到中天门时遇到了一位从岔道口上来的挑夫,然后一路随行向山顶冲去。在攀谈中挑夫大叔告诉我,他是第一天做挑夫,之前和妻子一起在景区里面做清洁工,虽然工资不高但也不算辛苦,老两口生活的倒也轻松自在。慢慢的又谈到了他的儿子因为个人过错而锒铛入狱,他为了给单亲家庭的孙女凑学费,不得不去做挑夫。

      瘦小佝偻身体托着弯曲的扁担,几十斤重的物品随着大叔沉稳的步伐在扁担的两端起浮……

    想到去年的这段经历,我也似乎明白了人为什么活着。

  记得以前看过台湾的一则广告词:

  “人为什么活着?为了思念,为了活下去,为了活更长,还是为了离开... ...”

    “5个台湾人,平均年龄81岁,一个重症。1个得了癌症,3个患有心脏病,每一个都有退化性关节炎。”

  在“去骑摩托车吧”的灵感感召下,“6个月准备,环岛13天,1139公里,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梦。”

    为什么活着?因为死不掉,因为不想死,因为要让深爱的人不受伤害,因为要让梦想不再随着时光褪色。

    人为什么活着?为了遇见下一次美好,也许遥远,但必然存在。

                            孤狼——随笔

                              2019.1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凡的世界—人为什么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wi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