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和很多人一样,最开始知道龙应台的,是因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一段话,直戳人心,把许多人不愿承认的,父母儿女情感间那张白纸戳穿。
整本书语言简洁,没有华丽词藻,善用四字概括,诸如“粉色樱花明灭掩映,她的眼神迷离,时空飘忽。”,形容薄扶林的龙眼树“树皮粗犷,纹路深凿,树身暴筋虬结”。文字清新,画面感超强,又觉得特别的贴切。
书中多处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可见作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说到杜鹃啼叫让人忧郁时,引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哀鸣。”;雍陶的“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却知夜夜愁相似,尔正啼时我正吟。”;木公的“山前杜宇哀,山下杜鹃开。肠断声声血,郎行何日回。”;朱熹的“不如归去,孤城越绝三春暮。”。还有关于李时珍、《蜀志》、元朝的《琅嬛记》等对于杜鹃的记载。一只杜鹃而已,引古据今,竟然引出此文。
最揪人心的是那些描写父母老去,兄弟情谊,家的聚合,爱情互利,人生起伏的文字,像位看透人生的智者,娓娓道来人生哲学。细思句句在理,或正是心中有所悟,却不知怎么形容的朦胧之意。
老人的恋旧
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兄弟之间的情感关系
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人生无常
孩子们,今天十二岁的你们,四十年之后,如果再度相聚,你们会发现,在你们五十个人之中,会有两个人患重度忧郁症,两个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五个人还在每天为温饱困难挣扎,三分之一得人觉得婚姻不很美满,一个人会因而,两个人患了癌症。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
面对失败
失败往往是人生的修行,因为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关于时间与金钱的抉择
我知道两件事:一个存折里,数字一直在增加,另一个存折里,数字一直在减少。数字一直在增加的存折,是我自己的;数字一直在减少的那一本,是别人给我的。
关于寂寞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时光易逝,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