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现如今和父母在一起的社会主劳力们,你们是中坚力量在创造着历史,在征战着沙场,奋不顾身甚至有点过于心急,这时候你更要看到内在对于家庭的归属需要。看到你正处于幸福的中央,不要错过这一份自我挖掘与破局之路。
有很多家庭都会伤人的,我给妈妈说这话,妈妈惊讶的说:怎么会伤人,这话说的太过分了吧,父母都是掏心掏肺的对你们怎么会伤害你。
我不再解释,因为她们没有睁开某一双眼睛,而需要我们去想办法承载,这个承上启下的担子,这些担子就在那里你不承担到头来就会反过来搅乱你的大后方,需要你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新的认知。
是的,家会伤人是因为爱的传递方式扭曲了,并且接收的一方也扭曲了,接收的一方没有能力将它扭转过来成为爱,于是乎这些扭曲在身上和脑海里便形成了痕迹,说是伤痕累累也不为过,因为扭曲的爱不到最后一刻看不出来它的样子也是有可能的。
父亲的角色在这里往往是吃亏的,因为社会赋予他的角色、他自身对自己的定位便是“征战”外在的一切,对于征战内在的一切恐怕很多人角色顾不上、来不及也不是重要课题,好的,外在的征战确实会带给男性资源争夺优势,无可厚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往往体会父亲的爱有时候便不那么顺畅,大多数情况是父亲的缺席状态,在孩子需要内在关怀的时候往往是妈妈守候在身边,爸爸不会表达如何让孩子获得幸福快乐的童年,更多的是一起玩吧,玩儿都没时间恐怕。所以在孩子人生挫折的过程中父亲起到的作用感觉微乎其微,受到委屈时、打击时、压力巨大时…如果母亲无法赋予其改变的驱动力,孩子必然会绕一段路,这便是注定好了的人生,在大系统里谁也无法阻止有些事情的必然发生。关键是你如何经历这些艰难时刻。
回过头再来看,自己有孩子的阶段,遇到父母补一补教养的课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你重新认识自己的成长路径最好的时候,这时候你有机会再次调整你的人生状态与观察这些个因果关系,可是有些人却没有这个机会再与父亲或母亲在一起,审视彼此在一起互相扶持过岁月的旅程,想到这里,恐怕很多人都要泪目。
珍惜这些,哪怕是琐碎、哪怕是之前你受到的一些“伤害”再现,都是你从中汲取养分的时候,是你重新托起你与父母的时刻,你还有这个机会。最好的学习莫过于此,你还报什么学习班去学习如何完善自己呢?这个功课如何修?如何看?如何像照顾两位失忆了的导师,让他们走到恢复记忆的路程中去,这些都是靠你自己诚心使然。
这里不会有方法技巧,主要的是改变你的信念和眼光,在老一辈说法里陪伴老人如供奉神仙一样,实际上很多人怕是理解错其中的含义了,陪伴老人是调整自己人生方向的最好契机,你学到了吗?你学会了吗?你收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