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野 生 菌

野 生 菌

作者: 书生已老 | 来源:发表于2024-03-19 21:14 被阅读0次

先从拾菌子说起。夏天里,一场日头一场雨,最适合菌子长出来了。在松林里,在杂木树林里,在草丛中,我还见过在菜园埂子上,都会长出菌子来。大自然好像觉得,人类栽培种植太辛苦了,到了夏天,要请大家吃点好东西,犒劳犒劳。我见过政府大院里的公务员,还有教师和医生,到了双休日,三五相约,或是一家子,开着车,借故说到山林里夏游,实际是到山林里拾菌子。他们把漂亮的皮鞋脱下来,放在车上,换上胶鞋或是雨鞋,拎个塑料袋,向山林深处走去。一路走一路嗅着针叶林散发出的特有芬芳,一路走一路盯梢着地上是否生出菌子来。

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他们回忆小时候,向往着大自然生出的菌子,向往着童年的快乐,无奈体力不济,只好退而求其次。拄着老拐棍,慢悠悠来到菜市场“捡拾”菌子。山村里的人,拾了青头菌、牛肝菌、鸡油菌,还有上等好的菌子鸡枞,装在竹篮里,拿到市面上,小堆小堆分类出来,摆个地摊出售。老人家东瞅瞅,问问价格,西瞅瞅,问问价格。看中了,合适了,蹲下来,眼观鼻嗅手摸,仔细研究。是不是自己小时候放牛拾过的菌子?是不是自己平时买吃过的菌子?在觉得绝对安全的情况下,买一堆带回去。

我家有片菜园在水沟下面,妻子在园地里种些诸如白菜、韭菜、葱蒜什么的。有一年夏天,她从园里带回一篮菌子。我有些奇怪,问她哪拾到的?她说:“园埂脚生出来的。”菌帽中间深黑色,其余地方灰白色,放鼻子前一嗅,有股淡淡的菌香味。妻子说:“这是冻菌,可以吃的。”以后园里每年都会生出一些来,采撷一次,够我们家吃上一二顿。

我朋友王老师,在拾菌子的人中,算是高手了。上初中的时候,周末回家,和几个小伙伴相约,到树林里拾菌子。各人臂弯里挎个竹篮,一进树林,你朝东,我朝西,他朝南,还有向北的,分头寻菌子去。第一个拾满篮子的必定是王老师,第一个走出林子等待小伙伴的必定是王老师。几声口哨呼唤后,大家提着篮子走了出来。王老师看看小伙伴中谁捡拾得太少了,就会带他返回林子,帮他把篮子拾满后再出来。

王老师捡拾菌子为什么会有这好的本事?原因是他这个人很用心,进山带个笔记本,不单单是为拾菌子而拾菌子,而是一边拾菌子一边研究。哪些菌子,生长地理环境是什么?生长在哪些树荫下?通过观察,通过实践,得出结论,记录下来。哪些菌子,是天亮以前出,哪些是天黑以后出,哪些是中午阳光热辣的时候出,逐一记下。有时不但记,还要画出图。所以,他要拾哪种菌子,需要什么时候去,心里一清二楚。有些菌子,他是打着手电筒去拾,到了那棵根脚,扒开草丛,保一个准,捡起来,放进篮里。有一次,他开车载我到一个小山村游玩,路过一片烤烟地,抬手指给我看,说:“山脚那片地里的埂子旁边会出鸡枞,要在下小雨的天气去捡拾,保证不会落空,周末我还带着儿子去拾过一次。”

我邻居家有兄弟三个,这家人很好玩的,一到菌子出的日子,隔三差五就不上工地干活去了。三弟兄约起来,开了面包车,跑几十里路,各人拾一大兜菌子回来。要么聚在哥哥家,要么聚在弟弟家,妯娌几个来了,孩子们也来了。择菌子,净菌子,炒上一大盆菌子。把老母亲、老父亲请来,一大家子围在一起,气氛也有了,亲情也浓了。有时也会邀请我去他家尝鲜,我总是担心,经常看报道说,这家人吃野生菌被毒翻,那家人吃野生菌中毒拉到医院去抢救。委婉拒绝说:“才吃过饭,饱了,吃不得了。”

草原上的人,拾一堆菌子来,在火上烤熟,蘸点盐巴,就这样吃,据说鲜香无比,可惜我没品尝过。我们地方捡到菌子不这样吃,常见的是加入蒜片,火腿,青辣椒,一锅的暴炒。我的感觉是,菌子味道还不怎么样,最好吃的是那浓浓的汤汁。舀一勺拌在大米饭里,那味道啊,真是妙处难与君说。有一盘菌子摆在饭桌上,我想即使有人请我赴宴,我也不去的。还有一种特殊吃法,用尽是骨朵那种青头菌,在菌帽里塞进加了调料的瘦肉,搁蒸笼里蒸出来。山珍和着肉末,上好的佳肴了。无论招待客人还是自己吃,都是很体面的美味。

在易门,我赴过一次菌子宴。别说吃了,只听听名字,便让人馋涎欲滴。一锅鸡汤,在电磁炉上支着,汤水咕啦咕啦的沸腾。各式各样的菌子盛在盘子里端来,还有白菜、莴笋、蒜苗、芫荽、土豆、豆腐丝、粉条、黑木耳……一起煮。一种食材提升另一种食材的味道,一种食材中和另一种食材的味道。既有英雄相争,又有红花配绿叶,还有相依相偎手牵手。筷子下面这锅菌子,难以形容的美味,难以形容的爽口。作料在柜台上,要辣、要香、要咸,自己去勾兑。一桌人吃得热汗直流,吃得砸吧着嘴唇,吃得不断回忆。我是在哪里吃过比这更好吃的菌子?结果是翻遍记忆的匣子,就是找不出参照来。   

我在师宗县一家餐馆吃菌子的时候,听朋友讲,她们那里有座菌子山,山这边拾到的菌子可以吃,山那边拾到的菌子不能吃。我很奇怪,问朋友是怎么回事?她说自己也不知道,只听别人这样说。我上网去查,其实也查不出答案来。有次在中医院理疗科做康复,遇到一个中年女子,她也是来做康复的。闲聊中得知她是菌子山附近村寨的人。我把这个疑问提出来向她请教,她说;“因为那边山上长有草乌。”我顿时明白过来,草乌里含乌头碱,有剧毒。原来是这样!大棚里种植的菌子,包括平菇、松茸、香菇,市场上随时可以买到,不分季节。可野生的菌子,严格遵循着季节。什么时候生出来,什么时候不能生出来,自有其规律。野生菌子上市的时候,我们大可以把它摆到餐桌上,一品鲜香,感受日子的美好。

相关文章

  • 野菌

    仲夏,雨水很充足,有时候一下就是两三天,偶尔,雨停了,我们就会去栽有包谷洋芋的地里割草。 我们背着花篓在地里转来转...

  • 野菌

    这野菌很有特色,像把小伞,小巧玲珑质感也不错,却是不能食用的。 到朋友乡下的老家玩,在山上一条水沟旁发现了一朵很大...

  • 诗经连载23

    国风.召南 野有死麕 野有死菌 白茅包之 ...

  • 2019.07.16 采蘑菇

    买回来的野菌已吃完了,可对野菌的回忆却没有完。 在沟里的日子,记忆比较深刻的事:上山捡菌。 邀约几位好友,向大山进...

  • 野菌子

    枯树桩头野菌生, 寒冬追梦寸光争。 霜红装点娇羞面, 任是饥肠不忍烹。 ……可食否?

  • 菌子

    火炭菌有毒兄弟,有毒无毒难分辨;鹅膏菌属有剧毒,穿裙带帽脚踩鞋。这类野菌绝不吃,莫因贪吃损性命。 火炭菌有毒兄弟,...

  • 一碗汤,半晚不眠夜

    简生炊汤 一碗清江鱼头汤,味淡香浓夏夜饮; 野菌佐伴润入汁,窗外蝉鸣夜渐凉。

  • 感秋收

    朝露湿衣绒,松山小径行。 高林野雉讼,偏树晚蝉鸣。 野菌随雨生,时光寸寸倾。 秋初农事起,乡间又丰情。

  • 七绝.鸡枞菌

    七绝.鸡枞菌 雨后初晴菌乍生, 尝鲜中午煮螺羹。 ...

  • 雨后野菌正当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野 生 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bt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