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十三)

《课程的逻辑》(十三)

作者: 春秋文章 | 来源:发表于2018-04-03 18:26 被阅读0次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

学校课程旨在建立双重课程,即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体现“知识中心说”,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经验中心说”。这两种课程不是对立的,各自都是在学习中组织“知识”和“经验”的课程,只是组织方式的差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利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以“主题、经验、表达”的非线性单元结构替代“目标、成就、评价”的线性单元结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于这样的学习观(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学习是知识和经验持续整合的过程,并以此而加深、拓宽人们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理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跨学科的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教师角色、学习形态和评价方式上都与学科课程有明显的不同,从而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教育哲学的实践。因此,学生生活与知识的兼容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例如:日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形成的整体单元设计包括:调查研究型单元设计、综合表达型单元设计、社会参与型单元设计、策划实践型单元设计、合作交流型单元设计等就是典型案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问题

一是,认识层面:学校的课程体系要实现知识与生活的统整。而当下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分科知识教学为中心。二是,实践层面:功力主义、精英主义、活动主义、体验主义、学科化的教学设计等等。三是,制度层面:因中高考制度,学科统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中无立足之地,这种境况并没太大改观。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学观”的改造。

相关文章

  • 《课程的逻辑》(十三)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 学校课程旨在建立双重课程,即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体现“知识中心说”,综合实...

  • 《课程的逻辑》之十三

    从“合科教学”到“综合教学” 合科教学时在分科教学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旨在综合学校课程的全部(或一部分)而倡导的新...

  • 《课程的逻辑》(二十三)

    在教学实践中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反映的是两种教材观的歧异,它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 一、教材的性质及...

  • 《课程的逻辑》读二十三

    传统教学论把教材限定于概念和法则的观点是片面的,必须广义地界定教材概念,赋予其新的涵义。在不同的教学论模型中,“教...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三

    如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三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教育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它把学生看作是...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十三

    个体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个有机整体,个体作为 个整体的存在力式必然要求学校课程相料...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三)

    第十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新的课程改革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旨在确立双重课程——由学科课程与综合实...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我国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三

    第十二章《综合实践活动:含义、价值及其误区》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一种课程生成模式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da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