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初入职场的朋友聊天,得知了他的焦虑现状。
毕业后他怀着满腔热血,孤身一人去了深圳闯荡。
出身平凡,没有资源和背景,初入职场的小菜鸟,被现实狠狠地抽了鞭子。
工作很努力,但并没有什么起色。钱少事多,每天加班熬夜,时不时地喝酒应酬。
这年头在大城市闯荡真不容易啊。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容易的事情。
他自嘲道:有啊,容易脱发,容易长胖,哈哈。
“都有点想回去养老了。”话题最后,他开玩笑说道。
这是一个处处透露着焦虑的时代。尤其是在我们年轻,尚一无所有的时候。
每个人行色匆匆,忙于赶路。初入职场的小白,工作加班熬夜,社交应酬乃是家常便饭。
《绿山墙的安妮》中,有句话说得好:
远大的抱负值得拥有,但它们却不是轻易可以达成的,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进行自我克制,并经受焦虑不安和灰心丧气的种种考验。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想要取得任何成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方才守得住繁华。

职场新人,面对焦虑,我们可以这样应对:
一、认识自我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中有句话:
我们会觉得焦虑,无非是因为现在的我们,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我们感到焦虑和疲惫,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继续盲目地前行,而是要停下来思考,去重新剖析自我。树立自己的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
雷军在他的《见识》一书中谈到:
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
初入职场的新人,钱少事多,其实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于焦虑。
几乎没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必须能够让你快速的成长,使你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反过来,如果第一份工作看似挣钱多一点,却得不到成长,没有破局的机会,10年做下来你可能还在原地踏步。
研究表明: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在乎20%工资的人要比注重自己成长的人多,因此就给有志气的人留下了机会。
书中还提到了职场中的4个误区: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
误区二:把自己仅仅当做一个单位的过客,而不是主人
误区三:被语言暴力激怒后就乱了章法
误区四:疏于沟通
那么如何破解这些误区呢?
破法一:任何时候为人都要谦卑,只有谦卑才能更有效的沟通。
破法二: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语言暴力和其他故意伤害。
破法三:永远要明确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或者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个既定的大方向。
破法四:注重长期效益,把一件事放到两三年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时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但凡那些能够比较长期稳定挣钱的行业,开始的投入都是比较大的,并不存在一种不需要投入就能获得高回报的行业,否则这个行业一定太挤,以至于一段时间后行业的回报肯定会急剧下降。
越是有难度的行业,它的护城河越深。

二、学会断舍离
1.理性购物。
不要买过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试想一下,在618、双11此类购物节降价促销的诱惑下,你是不是经常忍不住剁手,囤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呢?看到那堆积在角落里的物品甚至懒得拆开的快递,是不是反手就想给自己一记天马流星锤?
2.定期清理朋友圈。
你的列表里面,是不是潜伏了一大堆僵尸友,有些甚至连备注都没有,都不知道从哪儿加的?每天看到他们在朋友圈“秀”精致生活,你是不是会感到焦虑?著名主持人汪涵就有定期清理朋友圈的习惯,他说精简的朋友圈可以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自媒体大咖spenser说过这样一句话:聪明的人做加法,极致聪明的人做减法。
3.拒绝无用社交。
现如今许多人都潜意识地把社交等同于人脉。他们热衷于跑各种酒局饭局,到各个社交场合秀存在感。你以为的人脉,可能只是酒肉朋友或者点头之交,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可能消失的无影无踪。垃圾社交,尽早丢掉,把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4.缩小居住空间,定期清理房间。
它能减少物品的堆积以及减少打扫和维护的时间。研究表示:一个舒适整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能够让你心情变得更愉悦和美好。

三、思考问题从现实出发
不同的思维方式使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不同。思考问题从现实出发就是要我们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最易导致焦虑的思维方式是灾难化思维。
这种思维通常包含“如果……怎么办”的字眼。比如“如果飞机坠毁怎么办?”“如果孩子吸毒怎么办?”“如果我出车祸怎么办?”
那么如何扭转灾难化思维,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
1.识别扭曲思维。把担忧的问题转换成肯定陈述。比如把“如果飞机坠毁怎么办?”换成“我认为飞机要坠毁了。”
2.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试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担忧的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以前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高吗?如果最糟的情况发生了,就真的无法应对了吗?
3.用符合现实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评估现实情况,从而让自己慢慢接受现实,走出焦虑。

四、行动行动再行动。
参加社群和训练营多了以后,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
希望通过读书写作变现,却连基本的作业都完成不了,平时也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和刻意练习。
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立很多flag,却迟迟不行动。然后抱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随着知识付费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商家利用人们焦虑的心理,打着“零基础小白也能让你快速月入过万”的口号,引导你们齐刷刷地买单。
为你喜欢的知识付费,这本无可厚非。我本人也是知识付费行业的支持者,因为知识是有价值的。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期望学完一个课程就能达到目的,实现财富自由,走向人生巅峰,那我还是建议你还是不要趟这趟浑水了。因为你极有可能会失望。
没有人可以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只有持续精进、刻意练习、不断深耕,才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达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微者速成。
积极践行者和蹉跎等待者,一天看不出差别,三天看不到变化,七天也许还看不到任何距离。但是半年后会看到谈吐不同,一年后会看到气场不同,若干年后就会看到人生道路截然不同。
在这个全民焦虑,人心浮躁的时代,很多人都追求速成,急切地想要变现,短时间不能达成目标就放弃了,所以成功的人注定只是少数。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有句话说:
焦虑的本质,是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就像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所说:
Just do it.去做吧!

被焦虑所困时,按照上述建议去做,我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担忧会像被太阳照耀下的雪花一样转瞬消弭。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愿每一个在职场追梦的你,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