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乡杂记

回乡杂记

作者: 生活中记录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4-02-18 12:55 被阅读0次

每逢年节,便是时空切换的好时机。

可以暂时忘却忙碌繁杂的一切,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尝试融入亲人们的日常烟火,尝试融入家乡的车水马龙。

家乡的女士们爱美,即使是正月里,柳枝尚未添新绿,商场中却人潮涌动,花团锦簇。

女士们拨开一个又一个的衣架,审视一件又一件的衣裳,像一只又一只的蝴蝶,流连在旖旎的花丛中。

我在陪母亲闲逛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打扮入时的女性:烟灰色的上衣,一袭黑色丝绒长裙,长度恰到好处的黑色皮短靴,干练的短发衬着小小的脸庞更为清秀。即便审美不俗的老妈也不禁多瞟了她几眼。

她开口与同行人聊天,我一听,是婆家的家乡话,瞬间亲切了许多。

社牛体质上身。我有点逗趣地问到,你是l县的吗?

。。哦,是呀。

她一怔,良久才冷淡而简短地回复我。惊奇的眼神中满是尴尬。就好像突然来了一阵小小的风沙,令她一身精致的装扮染上了些许令人扫兴的灰尘。我的寒暄无疑打扰了她的雅兴。

她撇了撇嘴,迅速套上了服务员递过来的最新款法式外套,几乎没有正面面对镜子,而是匆匆别过身去,对着镜子撇了一眼,不太合适,算了哇。

而后与同行的人耳语了几句,踩着高跟短靴匆匆离去了。

我为自己的热情而懊悔。

有时候你以为的善意的热情,对别人来讲,或许不过是一阵猝不及防的扬尘。

走出乡土社会,走向较大城市的姑娘,尝试融入大城市的陌生与繁华,有着她的小资情怀和她的傲娇,也有着她的秘密和她的不安。

退一步讲,也许,如果在l县,与婆婆一起,遇到陌生人,人家跟你讲几句,可能也不会这样尴尬,因为很可能认识,有共同认识的人,有大把近乎可套。

但是在一个对于这位女士来讲不太熟悉,至少不是家乡的地方,被别人识别出乡音来了,认出是哪里人来了,并不是一件欣喜的事情。可能引出了她心中的隐隐的不安全感,来自于时髦感与乡音的反差,来自于与大城市的那一点点的不同。

回想30多年前,儿时的我与老爸去市中心大桥下放风筝,风筝高高飞起来的时候,线结结实实地把它拽住了。有两位姑娘跑过来问老爸,你是鱼线吗?不,我是x县的。

哈哈哈,我们问你的风筝线,是不是鱼线。不是问你是哪里人。

当时大家都哈哈哈笑起来,后来又说了几句,说了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天是黄昏时候,风很清,云朵被染成淡淡的金色,只记得两位姑娘圆圆的笑脸,还有老爸那结实的风筝线。

那时候,商场没有这么多货品,姑娘们的打扮也很朴实,也没有互联网,也没有vx,沙尘也没有这么频繁。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好像更简单,更自然。简单的可以是一根风筝线。人与人间的寒暄也没有这么多怀疑,猜测,尴尬,以及与那之中包裹的不安全感。

或许是时今的大城市包含了太多,以前时光承载不了的东西。高架桥,互联网,高铁站,进口货,有繁华也有比较,发展的速度更加速了这种比较与心理落差。

小县城,或许依旧只有绿皮车才能到达,很多人依旧坚守着那份清贫与质朴,很多人腻烦了这质朴,拼尽全力走出去,也有人在彷徨迷茫时,在历经所谓沉浮时,想不顾一切地回来,落叶归根。

怀念可以肆无忌惮地寒暄的时光,怀念很多年前飘扬在空中的风筝线,和那时自在徜徉的云朵。

相关文章

  • 回乡杂记

    而立之后愈发的感觉,需要时不时、主动或者被动的给自己一段时间,让自己闲下来,一天也好,半天也行,去规整、梳理、放纵...

  • 回乡杂记

    文:青明山 元旦回到久别的县城,只为外甥的乔迁庆贺。 原计划,很多人要见、有好多事要理,可天知道,在县城呆了两天,...

  • 回乡杂记

    自从孩子满两岁后,我便经常趁着长假带孩子回家,一是想着逃离大蓝鲸的喧嚣自己轻松些,二是希望可以带孩子近距离感受大自...

  • 回乡杂记

    农居空气好,禾秀绿波涛。 菜花多彩色,青果坠枝条。 小塘涨水碧,学钓鱼钩抛。 无鱼竿弃地,戏水把足撩。 池边不远处...

  • 回乡杂记

    三年未回老家,自己终于逮住个机会休了15天的假期,十年工作以来第二次长的假期(上一次是待业在家)。回家感触颇多:家...

  • 回乡杂记

    你我颇像,农家出生,村里小学,镇上初中,县城高中,若没考好,复战来年,一朝录取,踏入大学。四载流逝,背负行囊,离别...

  • 回乡杂记

    1 二弟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项目经理办公室里谈出差的事情,还有八天就要过年了,公司要派一个人去武汉出差三天。所谓出...

  • 回乡杂记

    意识从沉醉中醒来,头有点疼。烟花爆竹不停地在天空中炸开,散发出奇异的光彩。 群山环抱的村庄,四周被高耸的山脉阻隔,...

  • 回乡杂记

    菜花雨中娇,老树绿叶飘。 家鸡与野雀,觅食相无扰。

  • 回乡杂记

    初二回老家拜年,这是真正的老家,我的出生地,是我童年少年生长的地方。那里还有我们老家的房子,叔伯家,是老人们和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乡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fmadtx.html